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虽说中国很多金融产业都在良性发展中,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一定波动,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联合宣布,对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境内人民币转账汇款免收手续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措,但我们也能感受到互联网时代,传统金融行业做出的让步。
与此同时,房地产泡沫越来越严重,供大于需的市场行情,高居不下的尴尬价格。投资者不禁要问?靠房产实现财富增值的时代还在么?又或许进行股权投资才是一种最佳方式?种种问题的产生,使得人们开始思考未来自己的财富靠什么增值?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在中国物价的普遍上涨即是一种通货膨胀。而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国家中央银行的纸币发行量过于高。因此,应该对物价上涨负责的部门不是发改委,而是中央银行;有效控制物价上涨的手段不是限价,而是把纸币发行量调控到合适的范围。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物价上涨前,或通货膨胀前,买什么才能保值?老百姓该怎么办?
对于百姓,即便侥幸在通货膨胀之初享受到了部分利益,整轮物价上涨结束以后,大家会发现得益是短暂的,以往财富的蒸发是百姓不可避免的 半年多以前,就开始有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了比较有印象的一次是去年元旦前,一个初中文化程度的做生意的朋友打电话问:建材什么东西都在涨,家里老房子拆了,要不要缓缓再盖?粮食、猪肉什么都在涨,到底要涨到什么时候?物价上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另一次是在公司将通货膨胀,一名员工问:通货膨胀的时候,居民通常要可以购入硬资产来抵御通货膨胀,那么是否利好楼市?我们的通货膨胀会如何发展?我们该做什么? 文/诚至金开(文章末尾附笔者联系方式)
通货膨胀,通俗的讲就是货币对商品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既然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保值那我们最优的策略是把钱换成东西如果把钱换成东西,这里面就有学问了。
所谓货币贬值,是相对于实物量而言的。即同等量的货币不能买到从前那样多的实物,票子就毛了。
选择具有储备和升值功能的实物,不仅能保值,还会产生增量。可考虑购置黄金(金价一直在上扬)、钻石(而非钻戒,有加工性质的也会缩水)等贵金属或珍稀物,但宜适量。当着大家都为保值升值物投资时,会产生价格虚高现象。日本80年代末流动性过剩出现经济泡沫,许多人从倾其所有甚至从银行贷款,*一些名画保值,10年后,情况变化,这些名贵的艺术品,跌价一半甚至只相当于原价的2成。宜防上炒作者之当。
房产等也具有投资性质。但现在的价格太高了,有太多不正常的因素支撑。我始终认为,即使今后一段时间会再小冒一下,也会跌下来。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而且一次性投资量太大。靠房产保值增值,恐非明智之举。
一般的实物,体量大,不利于储藏,而且旧不如新,既麻烦,也保不了值。像茅台酒那样,以陈为好,越陈越好越值钱的,只属于个别现象。如果拥有一片森林,会不断生长,而且越大木质越好越值钱,当然是最好的保值升值方法了。但管护上有成本,另外还涉及到森林方面的一套政策,得认真研究清楚才行。 文/诚至金开(文章末尾附笔者联系方式)
还有就是国债或长期定存之类,或者有朋友正在搞什么能立即来大钱又很可靠的项目,都可以考虑。理财产品半年期以上年化率高至少能保本退出的可以考虑,时间太短的,没意思,个把月,到期退回,再寻机买进,中间有间隔期,相当于活期利息,全年平均下来,未必能超过存定期。理财产品如非保本型的,风险也大。近见报道,有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只收回了本金的70%。
覆巢之下无卵,得承认这个现实。此种情况下,财富易手的机会增加,有些聪明人反而会挣钱,但风险也大,这也是事实。依我看,如果个人手上不是有大笔的钱,也不必考虑这么多,选个国债或长期定存就行了。吃饭穿衣总还是可以的,图个省心。
笔者诚至金开(微信czjk789)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