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俄罗斯及阿联酋相继开始落实减产之后,市场对OPEC落实减产有所改观,油价也在EIA库存大增后大幅上涨,此种种迹象都表明OPEC减产前景无限美好,然而欧洲原油东运亚洲的套利游戏再次敲响了减产警钟。
据有关数据显示,欧洲及中国交易商本月从北海和阿塞拜疆运往亚洲的原油达2200万桶,创下纪录新高,他们试图填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后可能出现的任何*缺口。
路透石油贸易流向数据显示,超过1100万桶北海福尔蒂斯原油(Forties)已在亚洲卸货、或正在运往亚洲途中,另外从阿塞拜疆运出的Azeri原油也达到创纪录的1100万桶。这些地区的出口数量创纪录之际,各界预期OPEC减产以支撑油价的行动将造成中东原油*吃紧。
另外,根据行业消息人士及路透数据,为了向亚洲*北海原油以进行套利,由贸易商维多(Vitol)及摩科瑞(Mercuria)、欧洲石油业巨擘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以及中国炼油企业联合石化(Unipec)承租的七艘超级油轮,已经将欧洲原油交付给中国和韩国,或将在本月到货。一名了解交易情况的资深交易员称:
“亚洲需要石油,而欧洲有石油。OPEC减产推动油价上涨,现在将欧洲石油运往亚洲有利可图。”
OPEC在12月达成协议,同意在2017年上半年减产120万桶/日。减产协议推动迪拜原油较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的指标价格走高,从而使亚洲能够从大西洋盆地取得价格更有竞争力的原油*。
布伦特原油期货持续呈现升水现象,这也让交易商得以锁定远航原油船货的获利。将北海福尔蒂斯原油从装运港口——英国霍德角港口(Hound Point)运至北亚地区客户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大概需要六周的时间。
这些交易凸显了已同意减产的OPEC及包括俄罗斯和阿曼在内的其他产油国面临的困境。虽然减少*可能会暂时提升油价,但也给西方油企等其它生产商*了补上空位、向亚洲售油的机会。 亚洲是全球需求最大的地区。
汤森路透Eikon贸易往来数据显示,目前向亚洲运送欧洲石油的船舶,已装船1100万桶福尔蒂斯原油,刷新2015年12月创下的1000万桶纪录。该数据显示,还会有更多石油被运到亚洲。2月还会有两艘超大型油轮抵达北亚,每艘载有200万桶福尔蒂斯原油。此外,已被临时预定的三艘超大型油轮将于本月装油,并会在3月至4月期间抵达亚洲。
另外,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原油产量继续下滑,而原油需求却不断增加,这可能导致中国对外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师警告称,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加,将使得中国更多的受制于OPEC产油国组织的政策变化,产油国*中断、地缘政治以及贸易保护主义。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对于OPEC减产来说,一方在减产,而另一方则加大原油出口,两者“相辅相成”,OPEC减产的目的也就不复存在,另外原油库存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OPEC的减产,总的来说,OPEC减产前景看似光明,却布满荆棘。
本文由分析师金宏钰独家微信jhy16577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