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出圆珠笔头的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了!2017年1月9日下午开盘,太钢不锈股价一路飙升,短时间内顶至涨停。股民们疑惑:发生了什么?
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一种常见但又陌生的材料,笔尖钢。没错!我们的太钢集团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
也许有网友要问了:什么意思?难道咱们从小就一直在用外国货?还真是这样的。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总理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举了一个例子: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据报道,此前中国的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掌握了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
这些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以及笔头和墨水的关键制造设备,都是从瑞士、德国、日本进口的。
怪不得有人调侃:“能造出*,却搞不定圆珠笔。”金投网小编表示,说出来吓你一跳!
除总理点名的“圆珠”外,咱们的生活中还有不少小物件的原材料是依赖国外进口的,比如:剃须刀片、避孕套、螺丝钉等。
尴尬了!作为第一产钢大国的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圆珠笔头?专家指出,中国进口这样长的时间依旧没有转变思想自己生产的原因有二:
一是在圆珠笔的生产上,国内存在恶性竞争,利很少,很多企业都吃现成的,不愿意投巨资搞研发,对知识产权护不到位,让企业放弃了自身的责任。
二是生产小小的珠芯需要的技术水平高,需要二十几道工序,可是生产出来的实际价值却微乎其微,也许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简而言之,对于制笔企业而言,生产圆珠笔就是一件“高技术、低利润”事儿!
不得不说的是,一项有“中国制造”情结的董明珠也曾为此事忧心!
“造一支好笔必须要有好的设备做保障。而目前的现状是,精密制笔机械设备在国内是片空白,只能依赖于从瑞士进口。”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制笔企业的领头羊-贝发集团的董事长邱智铭直言。
听罢,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当即立下“赌约”:“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
然而,一年之后,董小姐打造中国好笔这个梦还是碎了。“没有做成不是因为我做不成,是因为他们的材料我没有。”董明珠说。
那么,圆珠笔利润到底有多低?据调查,我国一年要生产380亿支圆珠笔,可是我们生产的圆珠笔只有一分钱利润,甚至只能赚一厘钱。
我们不禁要问:谁把大头拿走了?答案只有三个字:外国人!小小笔头恰恰集中了一支圆珠笔利润的大头。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内经济形势跟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天然气,原油,贵金属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资金缩水,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V信934295330(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每日投资指导,行情分析,策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