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乐视一年的发展状况,可谓是动作不断,但是也跌宕起伏。随着《太子妃升职记》的热播,乐视上半年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但从9月开始,乐视就开始被各种*缠身,股价跳水,市值蒸发,资金紧张的阴云还未散去,现在又出了“乐视拖欠账款再被追债”的新闻。
1月5日,新三板公司豪声电子发布公告称,截至2017年1月3日,乐视集团拖欠其账款共计5174.4万元,包括乐视集团对豪声电子的应付账款人民币1102.04万元、美金592.9万元及利息。此账款分9期支付,第一期账款本应于2016年12月11日支付,但至今乐视集团并未支付。对此乐视也未作出公开回应。
乐视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从视频网站到影业公司,再到电视、手机、汽车,乐视的布局越来越广,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正如大家所见,事情进展并不顺利,乐视这到底是怎么了?
再被追债不回应,乐视是怕了吗?
其实这已经不是乐视手机第一次被追债了,早在之前就有自媒体爆出乐视手机拖欠*链资金150亿,*链人士在乐视楼前拉大横幅要款的消息,不过乐视很快澄清传闻不实,各业务线与*商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且不论欠款是否属实,这一消息的爆出让乐视的资金问题慢慢浮出水面。且随后贾跃亭一封题为《乐视的海水与火焰》的内部信公开,乐视资金链的问题也得到证实。
虽然默认有资金问题,但乐视一直称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这次曝光的欠款总共5714.4万元,分9期还,每期也仅约600万,对于乐视集团来说,这笔账款还不上来实在是让人有点惊讶,难道乐视真的缺钱到了这种地步了? 不管欠款额度是多少,再遭追债显然会给乐视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对这个公告,乐视并没有向上次一样做出澄清,目前只说暂无可回应内容。难道这是放弃抵抗了?
其实不然,乐视其实是学聪明了。就当前的形势分析,在舆论上乐视已经不占优势,而且资金短缺的弱点已经基本坐实。相比于上次的追债事件,这次的追债事件可能激不起那么大的水花,就一件性质相同的事情再出来做什么声明的意义不大,后期越回应反而越会将事情放大化。之前的追债事件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再回应会将这个话题再炒热,这也是乐视最担心的问题。要想投资做产业做资本,上市公司一定不能高调。乐视正是学会了这一点,所以乐视正在总结过去过于高调的问题。
现金流成乐视死穴,乐视生态路在何方?
99[%]的企业死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现金流。乐视的资金问题已是毋庸置疑的,从之前贾跃亭的信我们可知一二,乐视在短时间之内扩张速度太快,赚钱和融资的速度跟不上乐视打造乐视生态的烧钱速度,出现资金链紧绷的情况只是迟早的问题。
从乐视网的经营情况来看,2015和2016年前三个季度利润总额都不超过1个亿,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0.09亿和0.02亿,明显盈利能力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子公司的严重亏损。从融资来看,乐视网的融资量可谓大得惊人,据新浪科技统计, 自2010年乐视上市以来,乐视及其子公司融资金额超过500亿元。按理来说,乐视网一点都不缺钱。再来看其投资情况,2015年和2016年两年乐视花在其子公司上的投入就超过700亿元。一对比就知道,虽然融的多,但是花的更多,入不敷出,资金链很难不出现问题。
乐视现在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融资获取现金流来养活乐视生态圈子板块的发展,但是由于子版块的盈利能力明显不足,导致乐视成为一个整体不盈利的企业,因此乐视的快速扩展明显是超负荷的。尤其在扩张越来越快,盈利能力还没有跟上的同时,一旦资金断档,这个窟窿就会越来越来大,出现崩盘的状况。
就乐视现在的情况,乐视摆脱危机的希望就是能融到资,把资金缺口补上。由于乐视现在处于停牌状态,进行资产重组。很多媒体猜测乐视是在争取时间筹钱,对于为什么乐视迟迟不开盘,小官采访了知名文化科技投资人曹海涛,他认为乐视是在做准备,以免突然开盘造成恐慌性杀跌,进而避免贾跃亭被平仓的风险和避免之前参与定增认购方被套牢在上方。若股价延续之前下跌的趋势,第二次参与定增的人信心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只有等到所有的好消息都逐渐释放,让投资者相信定增能赚到钱,乐视才会开盘,而且乐视需要一个股价的稳定期和谈判期,来增加第二次定增超过原来价格的可能性。
轩毅普洱茶发售指导团队分析,预计后市悠然普洱茶将结束第一次洗散,近日价格日线收跌4.08[%],下方触及MA10均线有一定的支撑,这一轮的回撤或接近尾声,买入时机静待价格收阳或十字星。当然,市场撑死胆大的,尽管不能断言底部,至少当前价位是分批买入不可多得的良机,建议投资者做足准备,迎接中期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