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越来越多的头牌外资企业开始加速撤离中国。外资撤离除了撤走巨额投资,这些企业庞大的海外市场也一并带走,中国面临着制造业倒闭潮和失业潮双面夹击的局面,中国人迎来改革开放后又一次命运大转折。
日企大举撤资中国”“日本深陷‘失落的20年’泥潭”等唱衰日本企业的文章频繁见诸报端。事实果真如此吗?日本企业撤离中国市场的现状究竟如何?日本企业如何实现转型?中日之间会在哪些领域展开合作?
一旦日本撤资中国税收将减少490亿,几百万工人下岗,财政部还需要拨出款项支援失业工人。不过日本盲目撤资将首先对自己的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这将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出口贸易。因此,日本撤资中国的脚步较慢,安倍是想“小心翼翼”的离开,可没想到刚转移阵地,就在英国退欧公投中“轰轰烈烈”的躺*了,想必安倍对此肯定是欲哭无泪。
这几年来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呈现加速之势。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美国企业也在加速回撤国内。伴随外资企业撤离,海外资本也在加速流出中国。给中国大陆留下的是,废墟般的工厂,大量的失业群体。
日企的退出为中企带来‘替代’机会;或会倒逼中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外资结构性退出,必然也面临新的结构性机会。中国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仍是短板,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只有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而城镇化则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这当中蕴藏着外资可以参与的巨大空间。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还有“互联网+”计划等,也让外资企业感觉到中国制造不仅“远未褪色”,而且又面临一个新的“大融合”机遇。
在笔者看来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稀少的国家,要存活和发达,唯有工业化,依靠贸易和工业换取资源。日本弹丸之地,一旦工业被中国排挤,将像春天的樱花一样迅速凋零。随着以后中国科技进步加快,连韩国都跑来竞争。日资撤离中国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国的GDP,是2010年超过日本的,但是,安倍上台仅仅一年,在大声鼓噪安倍经济学一年之后,仅仅离2010年过了三年,中国的GDP已经是日本的两倍了。这说明日本经济在急剧陨落。而美国不再扶植日本,尤其是在科技上,能打压就打压,再加上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国家关系都很差。日本经济复苏全指望中国能拉一把手。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白银、天然气及普洱茶发售等产品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文/欣梦点金(mxmx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