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延伸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技术、管理技能和企业家的跨境流动,使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经济贸易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改变了世界南—南、南—北之间贸易的方式,是过去20多年来全球贸易高速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从历史上来看,尽管贸易不平衡基本上是一种常态,但贸易不平衡的程度从不曾像今天这样严重,贸易不平衡的范围也从不曾像今天这样涉及如此众多的国家,特别是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不断拓展和蔓延,使得贸易不平衡问题变得愈加严重,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做出了阐释,但各派理论分析如同“盲人摸象”,每一种观点只是反映了一种局部的真实,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不是双边问题,而是一个多边问题,需要在多边框架下进行。
首先,国际生产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生产组织方式,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成为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的趋势下,国际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过去,一个最终产品完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完成;现在,一个最终产品分成若干环节,分散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完成。
随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贸易失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双边问题,而是一个网络状的多边问题。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一个最终产品并不是完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完成,而是被分为研发活动、产品定位和设计、投入要素的供给、制造(或者服务的*)、分销和支持及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并分散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完成。东亚各经济体只承担相关产品的特定环节,零部件等中间产品按工序在东亚各经济体之间流转,最终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正是由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快速发展,东亚地区制造能力快速扩张,使得东亚地区经济体对欧美发达经济体市场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一直较为严重,造成贸易失衡。其中,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枢纽,一方面从东亚地区进口大量零部件,存在大量逆差;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最终产品,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就东亚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而言,从“属地”来看,东亚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生产链末端的出口国——中国;从“属权”来看,东亚对美国的顺差来自参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所有国家或地区。
在世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以全球经济再平衡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求美国,而且要求东亚各经济体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内部及彼此之间高效、顺畅的全球价值链联接,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和合作进程,促进亚太地区可持续、包容和平衡的经济增长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天然气,白银,铜以及股票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
添加薇信:jhjh1144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