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叶品金( 薇-信:xyxy257)
好多人估计连日本的土地都没踏上过,他们对日本的了解只是局限在网络与新闻里。如果有一天你真正踏上了日本的土地看见虽然国土狭小人口众多,但它们的街道依然保持干净整洁。人民自愿的遵守纪律,就连垃圾堆都井然有序的按种类排放。你们就知道日本人有多么可怕了。我热爱我的祖国中国,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这种热爱绝对不是盲目的热爱。
这两年有不少中国人到日本买房。要了解日本的房地产市场,除了考虑投资回报之外,还需要了解宏观经济走向。自从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中国媒体经常强调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似乎日本经济已经日薄西山。事实到底怎样?
日本的经济这些年虽然发展的缓慢,但是在亚洲经济综合实力方面,日本还是稳居第二的位置。虽然经济综合实力方面,不再是亚洲的老大,但是日本的工业依然不可忽视,在这个世界上,日本的工业,依然焕发光芒。
安倍2012年底第二次担任首相后,“安倍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积极的金融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经济结构改革。这些举措虽然冠以“安倍经济学”的名称,但实际上是日本经济产业省里面的结构改革委员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不断讨论不断积累的共识。我们都知道安倍是比较右的。而在安倍之前执政的民主党政权,采取的是完全相反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那就是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货币的发行;控制财政支出,削减财政赤字;进行彻底的改革。这三条都触动到了一些既得利益者和一般老百姓的利益。其中影响特别大的是停止新的公共工程,很多建筑商受到了冲击,建筑劳动力人口大概有500万,加上靠他们供养的家庭,以及相关行业,保守估计牵涉到3000万张选票,所以民主党执政没多久就被选下去了。
不能只看GDP
而在技术进步方面,日本还是很强很有竞争力的。汤森路透最新评出的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家企业,日本今年占了40家,美国紧随其后是35家,法国7家,瑞士5家,德国和韩国各有4家,中国则一家也没有。这两年中国流传很多关于日本企业的坏消息,什么索尼要不行了,某大企业要倒闭了,这些很多都是误传,经常是索尼关闭了在日本国内的某一间工厂,或停止某个项目。这两年,日本不少企业把某一方面的业务卖掉了,比如东芝把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联想,三洋是整体卖给了海尔,夏普则卖给了富士康。
但是,这些企业真正赚钱的部分已经不是电脑或彩电的制成品了,而是在核心电子零部件。前两年我去参加深圳的高交会,发现松下的展台一个家电都没有,展示的是它现在主要卖的半导体晶片,而且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
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福岛一个生产ECU的工厂停产了一个月,结果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厂商跟着停产一个月,不光是日本的厂商,德国的、美国的包括中国的都是这样。
另外,日本企业这些年在全球进行了很多投资和并购,这样一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之下超发的货币很多就跑到海外去了,日本国内的物价和不动产价格并没有上涨。这是和中国很大的不同。前一阵软银的总裁孙正义跑去跟特朗普说,要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日本政府其实是想把这些流出去的钱给堵住的,但它不能这么做,因为日本是七国集团的成员,和其他六个发达国家签订了资本自由流动协议,所以不能进行外汇管制。
所以现在要看日本真实的经济状况,不能只看GDP,还要看GNP,前者只计算日本国内的经济所得,后者就包括日本个人和企业在海外的所得。这些年日本的GDP增长不多,有的时候甚至是负增长,但GNP增长比较多,日本在全球赚的钱目前是所有国家当中最高的。因此,日本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保守低效的本土经济和先进、充分竞争的海外日本经济。
中日经济其实息息相关,中国大部分家电,汽车都用日本品牌,同样很多日企也为中国*了很大部分就业岗位。综合国力印度排第三,韩国算什么,GDP仅相当于广东省一半,如果把广州市算进去。我们的痛点就是人均,平均起来,啥都不是了。所谓强国富民,强国走在前面很远了,富民还任重道远,民间财富80%集中在20%的人手里。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现货原油沥青、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佳叶品金(薇-信:xyxy257),喜欢的话分享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