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度将中国作为其在亚洲地区的“最大对手”,但是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与中国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现在印度唯一安慰的就是印度军队看上去似乎比中国军队更为强大,所以他们一直对50多年的那场战争结果耿耿于怀,将其视为“耻辱”。
在加尔各答市,一个印度教组织的成员甚至在街头举行了烧毁中国货的抗议活动,尽管该活动中被烧毁的商品只有200来件灯具和小电子设备,但活动还是在印度媒体上得到大幅宣传,并在印度消费者中产生了一定煽动效应。
这场“抵制中国货”的运动在印度各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按照《印度时报》的估算,印度总理莫迪的老家——古吉拉特邦——是活动的最主要参与地区,当地的中国制造商品的*额比去年同期下降约50[%]。莫迪虽然没有直接表示对“抵制”运动的支持,却也在公开讲话时希望民众更多支持“国货”。《印度时报》预计,“抵制”运动在农村地区影响有限,因为那里的民众很少使用社交媒体,而在孟买、新德里等大城市,中国产品的销量将有20[%]到30[%]的下降。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邻邦友国之称善待任何一个国家,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相处;但是这次对于印度公开抵制国货事件之后,依旧对印度抱以可能接纳的态度,无法预测印度是否会将恩铭记于心;有可能像新加坡,外蒙古一样,中国又养了条”白眼狼“。
为什么2017年印度应拥抱中国而非美国?
展望2017年特朗普上台及其对印度和邻国的可能影响,印度可能陷入一种外交政策僵局。一般认为,印度将是特朗普对华政策及美中关系紧张的受益者,但这是对一个更为复杂问题的短视解读。对于印度来说,目前同时与中美加强关系,显然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只加强与华盛顿的关系,可能得不偿失,特别是涉及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时。
对于印度来说,至少在不远的将来,与美国的贸易可能既不容易也不会获利。相比之下,中国*了更多潜力。尽管印度和中国地理上靠近,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也相似,但两国在人口和经济结构方面差异巨大。2030年前,预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6亿,而印度的年轻人口仍在成倍增长。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存在庞大的产能过剩。而更有意思的是,重工业,主要是重型工程和建筑业,将感受到中国产能过剩的强大力量。中国在这方面的问题能够且应该是印度的福音,但前提是我们搞好外交和经济战略。印度经济存在机器和工厂老旧及劳动力技能水平低的问题,这些中国都已克服。找工人非常清楚印度的潜力,以及刺激他们对中国重机械和工业设备需求的必要性。
笔者夺天钱龙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现货原油、沥青、铜、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longq6)(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