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石油产业进入了低迷状态,那就是资本整合的最好的时刻。
半年前,美国公司哈里伯顿(Halliburton)停止收购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之后,前者美国石油排名第二,后者排名第三,但11月初,贝克休斯又找到了新靠山(GE),GE是什么来头呢,他是全球最大的设备*商(美国通用电气),GE剥离自己手下石油和天然气业务板块,与贝克休斯合并成立新合资公司,这公司将超越哈里伯顿成为全球第二大油服公司。
但与此同时,全球第一大油服公司的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也在去年收购一直持续不断,以确保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在国际油服市场上,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威德福、国民油井等几大公司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油服行业30多个细分市场中份额前三的企业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在勘探、钻井、固井、泥浆、录井、测井、定向井、完井、试油整个钻完井产业链中,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
与国际知名油服公司相比,国内的油服公司主要根植于“三桶油”的国企油服公司,目前,“三桶油”目前都在寻求将旗下的油服公司分拆上市,通过资产整合,提升各家油服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更多地以专业公司的身份,参与到一些产油国的市场化招标中。
专业化,已经是中国油服行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唯一途径。
在老师看来,当石油价格处于低迷期,油服行业往往会通过向产业链上端延伸,以缩短油价上涨业绩受益时滞,同时要摆脱现有业务的依赖,积极向海外市场转型,开辟新的业绩增长点,此外还有就是借助油价东风,在行业底部并购扩张,扩大规模快速发展。
由于国内的油服企业集中度并不高,其中民营油服企业占比只有20[%]左右,在行业低谷的时候,“三桶油”往往在油服公司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体制内的国企油服公司,这也更加加剧了民营油服公司的走出去和行业横向整合,特别是在目前国内油田开采设备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行业的整合空间巨大。
正在筹备A股上市的中曼石油在其招股说明书当中也明确表示,公司未来会将投资方向从资产转向技术和品牌,在实现一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手段租赁相关设备资产,走轻资产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更为有效的配置。
在登陆A股市场之后,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势必提升中曼石油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拓展融资渠道,丰富其并购手段,突破公司现有业务拓展中的资金瓶颈,加快公司外延式发展的步伐。
相比于“三桶油”旗下的油服公司,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民营油服公司受到资本、经验以及技术等壁垒所限,更多的是只能选择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在某些子行业进行深度垂直细分,通过专业化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或者采取局部一体化的策略,通过对多个细分市场进行整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逐步向综合型油服企业发展。
相比于国内传统的民营油服公司,中曼石油的业务已经覆盖到石油开采前段的众多业务,这使得公司未来在产业并购上将会产生更多的触点,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加速公司的外延式扩张和多元化的合作。
另外,OPEC减产协议已经达成,亚太国家齐心合作减产提高油价,已经板上钉钉,国际形势大好,各发达国GDP稳定增长,让人对2017年原油市场充满信心。
从巨大形势可以看出,2017国外油价必定持续上涨,若中曼操作得当,国内油价并不会跟随国际原油价格进行大幅波动,这是对中国石油市场的好消息,很高兴中国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越来越重要,也希望各位投资者能够在这狂野生长的市场上赚的满棚钵体。
文/邢知贵
百度搜索 邢知贵(微信:wubupua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