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和新加坡的摩擦不断。不管是在东盟会议上还是在个别会议上不,新加坡都在增加自己对中国的敌意,逐渐向美日等国家方面靠拢。皇京港其实不太可能超过新加坡的。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通过马六甲海峡的首要停靠地就是新加坡,在未来一旦出现新加坡危机,不让停泊了,我们将是很被动的,现在的未雨绸缪,也好过被新加坡掐着脖子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同样,日本、美国、欧洲的船队也会首先考虑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与印尼都是穆斯林世界,西方国家与穆斯林国家都不太好,所以,在短期来,皇京港不会超过新加坡的地位。但皇京港可以像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一样,作为中国的区域港口。把欧洲的货物以大船的方式运到皇京港,进行拆分,在通过此处发往东南亚或者韩日澳大利亚等国,既经济又方便。但新加坡媒体又开始妄加揣测中国在马六甲地区“建军港”,并借机再次炒作南海问题。我国的媒体对此进行了驳斥。新加坡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似乎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建造的新港“皇京港”是一个贸易性港口,只是规模较大,建成后将有可能取代新加坡成地区最大港。该港口由三个人工岛屿和一个自然岛屿组成,功能涵盖旅游、货运、贸易等多个领域。当然也有专家认为新加坡炒作马六甲新港是怕港口建成后冲击新加坡的贸易地位。同时,专家还表示新港口建成后,中国远海舰队在马六甲地区执行搜救或人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等任务时,也会更方便进行补给。
但是修港口就想撼动新加坡地位,似乎不太可能,原因有五点:
1、新加坡的成功不仅仅是港口,而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
新加坡从1965年独立后,李光耀执政下开始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靠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极佳的港口,还有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出口加工制造业中心,东南亚科技与人才中心,港口和政府的高效廉洁,开放包容的文化,著名的旅游和宜居城市等等。
这也就是业内经常所说的港口硬件+港口软件+经济腹地。
这些因素相辅相成,相互支持,造就了新加坡的地位。不是随便附近搞个港口就能取代的。
2、就近修港口妄图取代新家坡的事情,马拉西亚早就干过,没成
马来西亚的两大集装箱港口,首都吉隆坡附近的巴生港大概是1500万TEU(标准集装箱)左右,
而第二大港口,15年前就建成的丹戎帕拉帕斯是900万TEU左右,而且,丹戎帕拉帕斯就在新加坡的旁边,隔海相望。论就近的直接竞争关系,巴生港和丹戎帕拉帕斯早就有了。尤其是丹戎帕拉帕斯,其地理位置优势和新加坡相同,就在旁边,码头费用压低到新加坡的一半,也没能取代后者。而新加坡目前规模是3000万+TEU,全世界目前也就上海是这个规模。
而所谓皇京港在集装箱码头的规模上,是什么级别?从目前的公开报道中没看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3、所谓中国海运量大,施压,也是不行的
中国的确是全球最大海运货主,但港口的直接甲方是航运企业,遗憾的是中国哪怕现在中远中海合并后,也就全世界第4,前三名都是欧美的。就像淘宝买家可以挑快递公司,但快递小哥走哪条线,在哪里歇脚,货主只能跟踪物流,但你管不着!
4、马来西亚人的软实力真不行
新加坡目前在航运界的话语权,大概仅次于伦敦和纽约,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中心(外加金融中心)。新加坡同时还是世界上主要的挂旗国之一,虽然比不上巴拿马之流,但也很可观。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日本/希腊这种航运大国的船东,都愿意挂新加坡国旗,当然,也不乏国内航运企业。 新加坡MPA在海事服务方面的专业和效率,我是亲身体验过的,申请个豁免,两个工作日就收到答复, 要是我,冲这点我也愿意挂新加坡旗。
这个方面,我估计大马20年内是别想超新加坡了,还取代?
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研究现货白银,原油,铜,天然气等产品战,V-信:493911211(长按可以复制),获取更多策略布局和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