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传中国稀土价格要涨价,日本等国企业就表示不满的消息。
其实这也能理解,稀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开发中环境影响较大,中国必然要规范稀土市场。而日本等国因此无法进口更多低廉的稀土自然会蹦起来。众所周知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物以稀为贵,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按照西方惯用说法,稀土是一种发展高新技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是从智能手机到*制导都离不开的“工业维生素”。以往,中国不仅价格低得犹如“黄金卖了土豆价”,还有巨大的环境成本需要付出。而当中国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时,美日欧却表现出焦躁,接连说“不”。
笔者了解到2012年一份国务院白皮书显示,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仅为23[%]。目前,中国三分之二的稀土已经外流,而且都是极低的价格销往世界各国。
然而国内的黑稀土也屡禁不止。所谓“黑稀土”,即未获得政府开采批准而违法采获的稀土产品。近年来,国内“黑稀土”猖獗不休。因生产的不透明,无法统计确切数据,社会真实库存亦无从得知。
据悉澳大利亚工业矿物公司执行董事在国际稀土年会上表示,预计2015年中国“黑稀土”供应量将达4万-4.5万吨,正规供应量为10.5万吨。
正因为民间大肆开采“黑稀土”,市场中的流通量无法得到有力控制,产能过剩的局面始终无法改善,稀土价格仍不能止跌。严重制约了中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增加全球话语权。
而更为紧迫的是,由于日本垄断技术专利,中国企业在稀土高端市场并无多少建树。比如,中国的钕铁硼企业失去了几乎全部的高端市场。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继续申请新的专利,试图巩固在专利方面的垄断地位。
留给中国稀土产业和企业的时间并不多了,中国在稀土方面的造诣已成为任重而道远。希望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能有自已专利产品,不用再依耐别的国家,真正的将自家产的东西更好的利用起来。
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研究银,油, 气,微盘等产品,指导老师威-信:205122827(长按可以复制),获取更多策略布局和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