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的原則:
1、徹底改變收入結構
收入結構才是決定這個家庭是富有還是貧窮的關鍵因素。大部分的家庭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是占絕大部分的比例,約95[%]的收入都是來自上班所獲得的薪水這個部分。在不工作時獲得的收入,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退休金、版稅等,一般家庭在這個方面的收入比例就低一些,大約只有5[%],甚至沒有這樣的收入。
因此要改變收入結構,我們就必須增加“不工作時的收入”。若能將原本只占約5[%]的不工作時的收入提升到95[%]以上,沒想到通貨膨脹率上漲的速度這麼快,到了現在他都80歲了,身體還很健康,但是幾乎坐吃山空,不知道還可以靠退休金再維持多久,眼看錢都快花光了,他現在只好過着相當節儉的生活。所以我們得想清楚,一個人需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才能夠抵擋通貨膨脹。
聰明的人,知道利用閑暇時間,幫自己找到一份持續收入。為了避免M型社會的崩塌現象,我們有義務告訴周遭的朋友,要想盡辦法擁有持續收入。這是一份使命感,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2、全家至少有一人要創造持續收入
每輛車都有第5個輪胎,就是備胎,你有為家人準備“持續收入”的備胎嗎?家庭里有兩種角色,照顧者和依賴者。負擔家里的生計,賺錢回家養家糊口的,屬於“照顧者”;另一種沒有工作能力的角色,就屬於“依賴者”。
風險總是無所不在,如果很不幸,照顧家庭的人出事了,這家人將會陷入貧窮,甚至過不下去!因為照顧者倒下來而使全家頓失依靠,需要社會救濟,這樣的現象在台灣屢見不鮮。其實,不需要發生意外,只要有一天照顧者被老板辭退,失去收入來源,全家的經濟重心就會頓時失衡。注意,大部分的照顧者每天辛勤工作,長期下來,身體極有可能不堪重負,因此,往往最早倒下來的都是照顧者。
聰明的家庭知道未雨綢繆,甚至可以讓照顧者不那麼辛苦。徹底改變收入結構,追求持續收入是唯一的選擇。因此,要遠離貧窮,全家至少要有一個人創造持續收入。
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為什麼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卻賺不到錢,而有的人賺到了大錢,卻又沒有餘下多少錢。雖然各人有各人不同的原因,但是最要害的還是沒有學會投資理財,研究億萬富翁們的發跡史可以發現,他們不僅會賺錢,更重要的還是他們也會投資理財。一位世界富豪是這樣坦誠地忠告那些想富而未富者的:假如這些年來,你們過的僅是夠糊口的生活,那是因為你們還未學會理財之道,或者還未把握理財的竅門。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假如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錢?如何及時地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理財的要訣就是開源和節流。所謂開源,便是爭取資金收進;所謂節流,便是計劃消費,預算開支。成功的理財可以增加收進,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改善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從而使你走上富裕的道理。而利用理財致富又是人人辦得到的,也是人人應該做的。
撰稿人/鍾黎帥 微信/zls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