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将总结2016年中国经济表现,并制定2017年经济计划。因此,本次会议需要同时评估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所带来的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特朗普所带来的影响远甚于美联储12月14日的加息。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息息相关,特别是中国的贸易开放度,高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中的其他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日本。这使中国具有有效利用国际劳动分工的优势,但这也意味着中国必须准确评估国际经济形势,适时对其国内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
因此,为让大家认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将首先分析国际经济趋势,然后再分析中国国内经济形势。
1-11月份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下半年中国增长数据,与年初制定的6.5[%]—7[%]的既定增长目标相符,减少产能过剩方面正取得进展,工业企业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亦呈积极趋势。出于此原因,下文将重点分析特朗普当选所带来的国际经济新趋势,与中国供给侧改革等重要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中国不应高估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犯下严重错误,其高估了主导全球经济的七国集团( G7 )快速复苏。
IMF曾于5年前发布世界经济五年增长预测称,“2008年至201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5.7[%] ”,然而实际增长率却仅为29.1[%]。2016年世界经济总量比IMF的预测少5万亿美元。
IMF当时还预测,2008年至2016年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将增长16.1[%],然而实际增长率仅为 12.3[%]。2016年美国经济规模亦比IMF的预测少7000亿美元。
显而易见,IMF高估了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如果中国接受IMF的预测,那么必然会高估中国出口前景。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想要准确制定政策,就不能照单接受IMF所作的高估西方增长前景的这样的研究预测,而是要对世界经济趋势作出独立分析。
特朗普的经济计划
就人均GDP而言,美国经济表现甚至更弱于预期——这也是美国近来政治动荡的原因。自美国上一个经济周期高峰以来,美国人均GDP年均仅增长0.5[%]。这种缓慢增长的事实导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低于其1999年水平,美国社会不平等急剧增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才能横空出世当选总统。
接下来,特朗普将对美国经济政策作出重大改变,这是中国需要面对的全新国际背景。
老兄,我跟你们说,中国很坏,把我在乎的所有东西都抢走了!
特朗普最引人注目的的一个特点是擅放嘴炮。他在竞选期间声称,他出任总统的第一天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要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提高关税”,这更多是一种政治而非经济策略。
在特朗普真将竞选言论付诸实施之前,中国最好静观其变。因此,这里暂不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但特朗普提出的经济计划的总体特征显而易见:大幅削减富人税收,以及提高美国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这套组合拳需要大规模政府借贷,这将对全球汇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利率。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威力,远大于美联储12月加息单纯带来的影响。
美国政府借债增加,国债收益率上升及美元升值
美国政府借贷增加,引起的资本需求增长,必然意味着美国国债收益率亦会随之上涨。除非资本供给可以增加,要增加资金供给,美国需要做两件事:
• 要么美国储蓄增加;
• 要么美国借入大规模外债。
但美国国内储蓄目前低于历史水平,且近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至于大规模外债,则是拜里根的财政预算赤字战略所赐。在里根执政时期,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占GDP比例恶化至3.5[%],而这需要等额的外国融资来填补——日本是美国当时的主要融资来源国。
安倍政府日前借机向特朗普提议,允许日本推行与当年类似的政策——日元汇率贬值,以让日本获得贸易盈余,然后日本将部分利润转化为美国投资。日本央行的政策,以及日本软银董事长孙正义与特朗普会面时公开承诺在美投资500亿美元创造5万个工作岗位,均证明了这一点。
但当前的国际形势已不同于里根时期。 1980年里根上台时美国国际收支尚算平衡,但里根结束任期时,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占GDP比重恶化到了3.5[%]。
而现在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已经达到2.6[%],如果要按照里根当年的借贷水平,让美国的国际收支占GDP比例恶化3.5[%]达到6.1[%],这甚至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5.1[%],意味着美国一年要额外借入外债6500亿美元。(2016年3季度美国GDP为186510亿美元,乘以3.5[%]约等于6500亿美元)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这样的国际资源,如果真像里根时代那样,美国药丸!
因此,中国经济或将受到特朗普经济计划的严重影响。如果美国不能大幅提高国内储蓄,必然要大规模从海外借债,特朗普的经济计划将必然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并令美元升值。
美联储12月的加息预期,曾导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特朗普当选前一天的1.83[%]升至12月12日的2.47[%],同期美元贸易加权指数则上涨3.3[%]。
特朗普胜选之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
因此,无论特朗普是否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提高关税,中国都应对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国的汇率上涨有所准备。
创新和投资
中国最近专注于创新无疑是正确的。但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创新需要与投资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成功。从1973-1979年(在现代个人电脑出现的前一年)的6年间,美国生产率年均增长1.2[%];从2007-2015年的八年间,美国生产率年均增长1.3[%]。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经过34年革命性技术发展,美国生产率仅增长了微不足道的 0.1[%]。
但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的34年里,有一个阶段美国的经济效率大幅提高。在此期间直至2003年,美国的生产率年增长率达到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值——3.6[%]。这是因为用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固定投资大幅上升。
美国投资占GDP比重从1991年的19.8[%]升至2005 年的 22.9[%]。三年后,资本投资增长与劳动率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0.86。但当美国资本投资下降,劳动生产率亦随之下降。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今年7月停止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从1-7月的8.1[%] 升至1-11月的8.3[%]。因此,投资不应仅看做周期性措施,而且对长期结构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11月民间投资有所改善,但仍然增速较低
但固定投资仍然疲软。虽然前11月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20.2[%]尚算令人满意,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低,仅从前7月的2.1[%]复苏至3.2[%]。民间投资受到盈利能力左右,因此民间投资低迷,是以牺牲企业利润为代价提高工资占经济比重(“消费拉动增长”的理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正如上文分析所示,特朗普政策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结果——国债收益率面临上行压力,会潜在导致投资下行。因此,近来部分学者警告要把握好提高工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近来企业利润呈上扬态势,我是持欢迎态度的。特别是后者特别需要进一步巩固,这样才能增加民间投资。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趋势逆转,对稳定2016年下半年短期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但这不够,必须统一形成一种战略概念:对中国来说,创新只是一种成功的供给战略,但它必须与高水平的固定投资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特朗普上台 中国要重视研究对策
除上文所谈的投资和贸易之外,再谈谈改善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其他方式。
有必要指出的是,根据联合国认可的增长核算方法计算,提高劳动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水平,仅能促进中国GDP增长0.1[%]。相比特朗普对世界经济形势产生的影响(汇率、贸易和固定投资生产变化),提高劳动人口教育水平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必然是长期性的,产生效果也需要更多时间。
总之,特朗普在其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之前,就已给世界经济带来显著变化——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汇率面临巨大上行压力。这些影响远甚至于美联储12月加息。如果特朗普真将口头声明付诸实施,那么这些影响将会更为显著。
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这种变化必然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正由于此,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需要分析国内趋势,而且还需要分析特朗普当选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国际影响。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天然气,白银,铜等大宗商品现货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薇信:ZHCJ9988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