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好生活做出共益提案
生活在深圳的我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想象呢?比方说我们经常谈起的「艺术」这件事。
在这个话题上,人们习惯将深圳与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的艺术土壤作出比较,然后得出「艺术肥料缺失」的结论。但或许恰好正是这座城市的资历尚浅,却让它有机会能成为最没有包袱的艺术实验地,尤其是在当代艺术的想象上生长出另一番风景。从今晚开始,76位来自国内外的重量级艺术家,在G&G创意社区以及蛇口汇港,拉开了第二届深圳新媒体艺术节的帷幕,作为国内体量规格皆首屈一指的城市节庆,本届艺术节以「南方::迭代::引力::」为题,集结了许多当代艺术家的新实验,将眼光投向即将来临的时代,为日益更新的城市生活,创造出了无边界的想象空间。
16号当天的开幕日,作为本届新媒体艺术节开幕展的特邀媒体,我们有机会提前进入这个神奇的艺术现场,为所有观众与网友一探究竟。第一个展览期为2016年12月16日至25日,作为针对学术实验的主展场,一个个lab unit形成了新媒体艺术蜂巢实验室,前卫感爆棚。整个展览为人们呈现出四大创作系列,即:实验展览系列(Cubes),公众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艺术家项目的展示、发布、甚至是实验;其次是艺术家剧场系列(Theatre),穿梭其中,你将有机会完全沉浸在艺术家的表演、放映、影像与声音的多重世界里;第三个称之为明日系列(Think),更多的公众市民以及科技艺术的爱好者将有机会与艺术家面对面,《Talks马拉松》将带着多个讲座/论坛走到我们身边;最后是实验衍生系列(Living),让现场艺术透过直播间的形式与更多人进行无界线沟通。
“深圳的有趣在于它在中国此刻的创造力语境中呈现出一种极其活跃的全民姿态。本次,我们将这个中国最逆龄化的城市连同'南方'这一概念提出,对于区块文化的多样性、此次参展艺术家关注方向与来源的多元性,创作过程中反复更新的变化被一一呈现与记录”。策划人三三德SenSend在谈起新媒体艺术节的策展主题时介绍到。
而谈及本次策展的初衷时,发起机构朗图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其真正的意义与愿景:“我们想做的事情是长线的,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我们想从原本的「国外引进」,到现在的「本土培育」,再到未来的「艺术输出」。2014年第一届新媒体艺术节上,我们邀请了很多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为这座城市的科技艺术带来了感官与体验上的冲击,而这一届则是「培育期」的开始,我们希望挖掘更多国内艺术家与团体,尽力为他们拓展生长的土壤,让国内外的艺术家有机会、更密集地展开各种维度上的交流合作,让他们的作品在未来可以走向更远的世界中去。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是以「当代」「艺术」「科技」三个词为核心,为深圳搭建出一座「共益体」。”
朗图所谈及到的「共益体」无疑是这个艺术节庆最令人期待的一颗果实。深圳虽然在科技创新上发展极为迅捷,但我们所研发的产品本身有着怎样的艺术性?我们的产品设计人员甚至营销人员在科技研发的基础上,能有怎样的艺术价值萌生其中?我们每天进出的各种商业空间,大到人们熟悉的购物中心、小到一间中餐馆,在功能之外如何构筑激发更具想象力的当代体验?
「当代」不再是一个只存在于学术探讨中的概念,而「艺术」也并非远离大众的美学门类,「科技」也不仅仅是新功能的开发,这三件事是相互交织的。让我们的产品研发/营销蕴含更多艺术面向的品味,让我们的商业空间不再千店一面,孕育出富足人们精神感受的丰饶场域,让我们的艺术产业与科技产业能有机会相互接驳,相互紧扣,在一系列的改变中,将科技艺术的设计慢慢渗透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再觉得艺术遥远,科技冰冷,而相反,是在身边,是温暖的触感。
这每一次的实验,都是在向我们的美好生活作出提案,无论是艺术团体、科技团体、品牌设计团体,都同时以自己的特有资产与创想为这个「美好生活」注入能量,同时可能也收获了来自更前沿的果实,这便是一个意义长远的「共益体」。
新媒体艺术节是一个开端,也是一个城市空间的未来入口,它是给所有人展示出一种实验的勇气与设计回应,站在当代,面向未来,迎接新的经济挑战与机遇。何为美好城市,或许我们可以来现场,一边想一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