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隔几年就要来一次强弱周期的转变,而每次的变化,都能搅动全球经济大病一场,在资本论中也俗称剪羊毛。
纵横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美元走势与全球经济,从美元强势与否的角度纵览全球经济发展境况。当美元处于强周期时,所对应的事件远的包括拉美债务危机、日本泡沫危机、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近的也有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等,透过这些大事件来看,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兴衰,美元可谓是劣迹斑斑。
而当美元处于弱势周期,国际金融市场发生的大事主要包括:保罗•沃尔克时期的紧缩、美国87年股市大跌的“黑色星期一”、美联储2004年紧缩周期、美国大衰退、美国主权信用首次遭降级等国内危机。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元加息或许要进入加速时代,强势美元周期的到来,将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命题。许多朋友都在关注,强势的美元到底是不是一件明确的好事。至少从以往的历史不难发现,当美元强势时,伴随的是其他经济体一次次承压,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而当美元弱势时,则往往伴随着美国国内经济的紧缩和拖累。
强势美元带来的危机,可谓立竿见影,全球债券收益率大幅提高,突显了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的信号。
更被打脸的还有刚刚收了红包的产油国,前几日原油市场可谓是红包不断,先是OPEC历经多轮谈判最终达成八年来首个减产协议,10天之后该组织与非OPEC产油国十五年来首次达成联合减产协议,沙特甚至表态减产幅度将比承诺的更大。这让大伙似乎看到了,真正的历史性事件,推高国际原油价格好像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然而,红包还没有打开,就被美元加息给撤回去了,欧佩克忙活了这么久,发现原油还是勉强在50美元附近。
其实,原油价格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目前,减产协议的威力还能继续为国际油价提供少许支撑,但在特朗普通胀没有来临之前,原油价格将难有大的作为,不改区间震荡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