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债市去杠杆的进程将恢复温和,央行将在保持合意利率的基础上持续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
美联储的加息,再次搅动了全球市场的神经,在刚刚过去的一天,其对中国债市和汇率的影响尤甚。
更鹰派的联储
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次加息在市场预料之中,然而市场没有预料到的是,在议息决议中,美联储官员认为经济前景向好,同时预计明年将再把短期利率上调0.75个百分点,可能会分三次加息,每次上调0.25个百分点,他们在9月份对2017年的加息预期是两次。
“我和同事意识到经济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步,”美联储主席珍妮特·L·耶伦(Janet L. Yellen)在宣布调息消息之后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讲。“我们预计经济会继续表现良好。”
从加两次到加三次,美联储显示出了更强的鹰派的立场,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已促使有关下届政府将减税并扩大支出的市场预期升温,这可能会提振经济增速和通胀,如果新政府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取得成功,美联储有可能更快调高利率,因此刺激力度越大,调高利率的时间可能就越早。
市场参与者已经看到,一个更强势的美元和一个更强劲的资本回流美国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中国债市巨震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债市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按照部分市场人士的说法,这几乎在债券市场构成了一场“债灾”。
将这场“债灾”完全归咎于美联储加息也有失公允,其实从10月24日开始,国内的债券市场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一轮剧烈的调整,收益率上行之快、幅度之大,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13年钱荒时的情形。
与2013年钱荒不同的是,此轮流动性紧张发生在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广义货币层面,更多是银行顾虑其委外和理财等业务未来可能有监管从严的趋势,加之债券前期走势与基本面背离而产生了调整预期等原因,各家银行都在收紧委外的资金链条。(详细分析见赵博文的文章《钱又“荒”了吗?》)
前天(12月14日),市场上刚刚传出了国海证券、廊坊银行和华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传闻,虽然这些机构纷纷辟谣,但是这足以说明市场的紧张情绪,弱不禁风的市场,就好比一杯饱和溶液,稍有杂质就会析出。
昨天(北京时间12月15日)美联储的表态,加强了中国债券市场参与者们对于利率上行的预期(因为更强势的美元,将吸引更多资本回流美国,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人民币要保持兑美元稳定,就要维持一定水平的中美利差,之前已经有央行官员表示过类似加息的观点),而这成为了构成昨日债券市场波动的*。
12月15日早盘,10年期国债成交在3.36[%],瞬间突破了交易员3.30[%]的心理防线,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期货陆续跌停,市场气氛开始濒临窒息。
“央妈再不出手维稳,踩踏一定会发生”,交易员们一早上就对非银机构的融资捏了把汗,在此之前,各家银行都在收紧委外的资金链条,流动性从银行到非银行机构并不顺畅,这一下子就更紧张了。
央行适时出手
12月15日9时15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450亿元的消息,给了市场第一波安慰,央行的投放,使得市场的情绪没有进一步恶化。
12月15日10时30分左右,市场上陆续有大行融出了7天的资金,随后,央行进行窗口指导的传闻在市场上传播了开来。消息称,央行表示,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应主动承担货币政策传导和稳定市场的责任,自身的缺口和市场的融资需求均可向央行申报;央行还要求一级交易商不要主动收缩对非银机构的正常融资规模。
市场情绪此时得以平复,交易员开始努力借平头寸,债市的踩踏最终得以避免。然而,美联储加息投下的涟漪并不可能很快平复,债券市场的波动暂时稳定住了,而人民币汇率的保卫战则即将进入高潮。
有一线交易员预计,未来债市去杠杆的进程将恢复温和,央行将在保持合意利率的基础上持续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价格不会低,但量会足。
笔者东星霸金—微信:dx8265392(长按可以复制)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