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流行一句話,叫做“不懂不做”,意思是說,不要投資你不了解的行業或產品,要做自己了解的。這句話被很多人奉為真理。
不過,塗聖凱薇芯tushengkai886卻認為,隨着金融市場創新的步伐越來越快,投資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新的金融工具層出不窮。投資產品的更新換代是市場發展的必然,如果現在還抱着“不懂不做”的心態來看待市場,個人認為是不合時宜的。
“當然我也不建議投資者盲目地進入一個陌生的市場,做好必要的準備是必須的。”塗聖凱說,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改掉“新手症”,新產品也不是不可以涉足。
症狀一:別人做我也做
國內投資市場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抱團”。炒房團、炒金團、炒茶團等等。誠然,抱團可以積聚小股資金形成大額資本,能夠規避一定的風險,擴大受益,但是,這種抱團也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投資者要堅守的第一條鐵律就是:別人能做不代表我能做,別人能賺不代表我能賺。理性面對身邊的“造富神話”,切勿跟風。
症狀二:背靠大樹好乘涼
投資者們往往會相信權威,比如知名分析師,機構操盤手等等專家的建議。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分析師能夠百分之百正確。國內曾經有一位著名分析師,在去年白銀還在4塊價位的時候,開始喊多單,一直喊到白銀漲到8塊,9塊,一時間被眾多投資者奉若神明,跟着這位老師大量買入白銀,目標看到15塊,20塊。結果呢,白銀在10塊錢觸頂回落,最低跌到5塊多,到現在還沒漲上來。
記住,投資不是賭博,分析師的建議只能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但是絕對不是船長。
症狀三:孤注一擲做投資
孤注一擲的意思有兩層:首先是從資金投入上,有的投資者會在考察了投資品種之後,信心滿滿地押上全部身家,甚至借錢投入。不過,投資要理智,不要盲目地投入,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大手筆投入。切記,投資一定是用“閑錢”來做。
其次就是在操作手法上。七成以上的投資者虧損,都是在連續的小幅盈利之後產生的。在若幹次盈利之後,投資者會積累一定的信心,開始出現僥幸心理,放大資金比例,半倉甚至重倉操作,從而造成虧損。然後在虧損之後,有超過四成的投資者會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態,最後往往是含淚斬倉出局;還有超過二成的客戶孤注一擲,賭行情回頭,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血本無歸。加筆者塗聖凱薇信tushengkai886所以投資者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計劃,合理分配資金,理性面對虧損和贏利,心態比操作更重要。
事實上“新手”雷區,不單單是指剛剛接觸金融理財的投資者,其實,即使是有多年操作經驗的投資者,也不難在以上三個症狀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克服這些症狀,相信投資者就能夠在金融風浪中掌好舵、駕好船。
〔了解最新現貨詳情,請添加塗聖凱V信號:tushengkai886,工眾號:塗聖凱 企鵝20226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