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海的问题,全球应该都在关注,小编也一直关注,南海包围圈”被破以来,美日成功“勾搭”上印度。不明真相的群众很疑惑,为什么印度会成为美日极力拉拢的对象?在真相君看来,失去菲律宾这张最重要的底牌后,印度对美日来说是不二选择,当然同时也是无奈之举。
印度为何开始“报复”中国?
10月份以来,印度就开始通过舆论煽动国内反华情绪。这包括“抵制中国货”、“莫迪总理首访中印边界”以及最近在鼓吹的“报复中国论”。
根据《印度时报》的报道,“报复中国论”的背景在于中国阻止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和在联合国阻止将“穆罕默德军”头目列为恐怖分子名单。小编查阅发现,中国阻止印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是在今年6月份,而阻止将“穆罕默德军”头目列为恐怖分子名单是在3月份。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印度在7月份“南海仲裁”炒的沸沸扬扬之际不声张“报复论”,却在印总理访日之际大肆谈论“报复”中国?难道是印度政府觉得不能“趁人之危”?借用一句网语:我读书少,别骗我!
事实上,印度不“落井下石”的原因在于时机不对。印度在南海问题上并不是声索国,在国际上话语权也较弱,7月份美日有着菲、澳、韩、越等一批追随者,若是在那时发声对美日来说最多是“锦上添花”。可现在发声则大为不同,“南海包围圈”惨败后,印度这时在南海问题上发声就是“雪中送炭”!
日印友谊到底有多值钱?
去年日本心甘情愿跳入印度高铁这个大坑,今年9月日本“不赚钱”向印度兜售价值16亿美元武器装备,近日印媒又称印日将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要知道与以往只是“撒钱”不同,因为印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日本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必然会遭受国际社会谴责,由此可见日印的友谊还是很值钱的。
对日本来说,印度至少有两大作用。一是,日需通过印高铁赚回“面子”。众所周知,中日高铁之间的竞争一直如火如荼,而日本又处在绝对的弱势,且不说在欧洲日高铁毫无资格染指,就是在亚洲日高铁也是节节败退,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仍然愿意将订单给日本,虽说需附带上为印提供期限为50年的超级廉价贷款的骇人听闻条件,日本也是感激不尽的,毕竟大日本帝国还是很在意面子的;二是,通过重提“南海问题”,为钓鱼岛解困。11月6日,中方对钓鱼岛海域进行今年第31次例行巡航,日本对中国频繁宣誓主权的行动感到紧张。因此,日本企图通过拉拢印度等国家重建“南海包围圈”,让中国放慢对钓鱼岛的布局。
环球网评论说,中印同为发展海权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印如果就海洋争端全面对抗,美日将会坐收渔翁之利。小编认为,中印务实合作大于利益冲突,且中印同属发展中国家,当下最需要的是寻求一切可发展途径壮大国力,而不是成为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牺牲品,这一点印度其实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内经济形势跟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天然气,原油,贵金属等大宗商品,股票,期货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资金缩水,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V信:2898394949(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每日投资指导,行情分析,策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