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作为新材料的代表,优势明显,受到不少行业重视,国家也对其很是重视。石墨烯国家标准2017年有望公布,石墨烯产业再迎政策暖风,市场华丽家族等石墨烯概念股配置价值凸显,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7日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国石墨烯国家标准将于2017年发布,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据消息称,田世宏当日在广西南宁出席石墨烯系列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暨广西石墨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启动仪式。意见交流ddcjzx888
当天发布的石墨烯系列地方标准由广西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起草,包括五项,分别是《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检测与表征方法》《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名词术语和定义》《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用聚合物》《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技术》和《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生产用高温反应炉的设计规范》。
上述标准是在中国率先发布的石墨烯系列地方标准,并首次明确了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名词术语,首次规范了石墨烯三维构造粉体材料的原料、技术、生产装备及检测方法。
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在能源、生物技术、水资源、电子及网络技术、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2010年,石墨烯发明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前,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加快石墨烯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中国也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将石墨烯列为战略前沿材料之一,并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国石墨烯产业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山东、重庆、四川、京津冀、广东、福建、广西等区域竞相发展的格局。
据之前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论证石墨烯在高端应用领域获得突破的可行性,拟借助细分领域相关举措打通石墨烯上下游产业链,运用市场化手段如基金提升石墨烯应用水平,促进石墨烯产业更好发展。
虽然国内石墨烯企业相继推出了涂料、加热片、移动电源等产品,但在高端产品领域仍介入不足。据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石墨烯相关专利申请主体主要是高校及科研机构,且多数将石墨烯作为辅助材料。
究其原因,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委会副秘书长刘荣华表示,高端应用对石墨烯的质量要求很高,且目前制备质量优良的石墨烯成本也不低。此外,国内大部分石墨烯制备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实力也欠缺。
刘荣华认为,微电子领域的半导体器件、生物医药领域的微生物检测、环境领域的海水淡化和基因测序方面的第三代测序技术等下游领域最有可能,预计成熟期在5年以上。
事实上,为了解决石墨烯发展难题,更好地构建石墨烯产业链,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在日前举办的“石墨烯在新型储能材料中的应用研讨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司胡润华工程师就表示,“石墨烯+”行动目前已开始实施,主要采取“一条龙”模式,组织推动石墨烯材料及其改性产品的首批次示范应用。
中泰证券认为,石墨烯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到其产业化的浪潮中。目前,绝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或参股的形式进入石墨烯产业链。
石墨烯概念股配置价值显现
华丽家族: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为其孙公司。2015年9月份,重庆墨希科技与华森心公司签订《石墨烯商务安全手机采购协议》。
东旭光电: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这也是东旭光电推出的第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石墨烯产品;2016年7月1日,投资5亿建设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牵手交大成立石墨烯技术研发中心;并与美国凯途能源等多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石墨烯在动力电池、动力锂电池、小型动力电池、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和市场推广,推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宝泰隆:2015年7月份,公司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石墨烯复合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硫正极,石墨烯复合磷负极等新型电极材料,新型石墨烯复合导电剂,石墨烯集流体改性,氧化石墨烯电解质等新体系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获得了多项石墨烯制备专利。
欣旺达:与南开大学签署了《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双方就“石墨烯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材料及其关键技术”项目事宜进行全方位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共建“石墨烯新能源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等。
石墨烯产业再迎政策暖风,而以上石墨烯概念股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股价有望获得提振,或为股民朋友带来不少投资良机,值得好好把握。
由股生财团队个人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