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本央行宣布扩大货币量化宽松,增加买债规模,引起全球市场震荡。此决定反映日本央行为达到提高通胀至2[%]的目标,不惜孤注一掷。日本是次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给予欧洲央行提高买债规模以防止欧元升值的莫大压力。正当欧日两家中央银行加大量宽规模,美国则正式结束买债。三大经济体采取迥异的货币路向会对全球股票及债券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尚是未知之数。不过对亚洲而言,自2009年起,区域内的中央银行就西方国家释出的大量资金涌进大打攻防战。本来2015年准备迎来较常态的货币政策,现在恐怕此攻防战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国际货币之间的升跌好像是零和游戏。日元跌,欧元就有升值的压力,因此两大经济体仿佛就买债规模进行竞赛。官方口径说量宽政策的目标是遏止通缩势头,但不断“印银纸”的客观效果就是货币贬值以刺激出口。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纽约联邦储备局及英国央行资产膨胀近4倍,欧央行只膨胀1倍,此三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占各自经济体系GDP的大约25[%]。日央行资产膨胀速度最快,达5倍,佔GDP的60[%]。
七国集团有明文规定禁止竞争性贬值政策,指的是国家采取谋求贬值的汇率政策以图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但经济大国以量宽来遏止升值趋势,是否意味国际间再次燃点起“货币战争”?“货币战争”一词为引用来形容西方国家输出大量资本,导致新兴市场货币蒙受升值之苦。
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大国仍然走不出衰退的阴霾
西方大国都陷于严重财赤,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力度有限。央行的货币政策成为唯一可靠的救命草。但当利率已经接近零,唯有通过买债大量投放货币以刺激经济。或许美国自2009年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对其复苏多少有帮助,可是西方国家向全球输出大量的资金,让亚洲亦长期处于低息环境之中,引发金融泡沫风险。
亚洲经济基调良好,资本市场开放,吸引西方大量的资金涌入以赚取更高的回报,却同时推高亚洲货币汇率,助长信贷膨胀,导致房地产价格过热。亚洲国家为减慢本币升值速度,大力干预汇率市场。有些国家例如印尼甚至采取外汇管制禁止泛滥的资金涌入政府的短期债务市场,以免一窝蜂流走时引起市场震动。香港、新加坡以及韩国为防止房地产泡沫出现,收紧房屋按揭成数。这些防御措施,都是为将来资金一旦流出、息口往上调,资产价格掉头走时,避免影响金融稳定。
日本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
日本经济更多源于其结构性问题,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但释放出明显信号:只要经济承压,利率就应下行,即使是零利率和负利率。对中国影响的影响在于,日本进一步宽松,或引发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政策困局急待解决。我们判断是长痛不如短痛,该降就降,该贬就贬,稳定预期最为关键。雷神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内部转型压力远大于外部的不稳定,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小,全球主要还处于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中国政府应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步伐,及时有效地加码财政政策。
一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提高人群的生产活力,如果这群人没有期盼、没有创新劲头,与此同时还有最基本的保障,加上现有的商业格局已经固化,有益无意的又加剧了排斥新技术(无论这个技术多么划时代),政治领袖的选择权利又在这些浑浑噩噩的普罗众生手里,您想这个社会会怎么样?无解。维持了六年全球低息的非常态式,史无前例。在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全球需求疲软时,货币战争烽烟再起,下一步怎样,无人能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场仗不会有赢家,谁的经济底子够厚,谁就能挺过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像80年代股市刚出来一样大家蜂拥而至,一个新兴的虚拟金融行业,你手里的资金不再像实体行业钞票与钞票之间的交易,而是随着屏幕上行情的波动而跳动,这种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模式用不了多久就会像股市一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就目前而言,股市低迷,房地产泡沫四起,实体行业萧条,钱存在银行的利息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你是不是该考虑换一种方式让你手中的资金增值呢?因为生活得继续,日子还得过下去,但凡想取得不一般的成功,你就得异于优于快于他人。
如果你关注财经,热爱投资,不想资金缩水,在这里我将为你提供独家视野,保持独立思考,为你出谋策划,让你的资产保值。
你刚好需要,而我刚好专业;你将信任托付与我,我将责任铭记于心。文,雷鸣金市,威—信(abc20187)
☞微信公众号:abc20178(长按可复制),还没看够?获得更多的免费信息实时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