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30日)早间,产油国内部分歧还在升级,晚间OPEC竟然意外达成冻产协议,为何产油国变化如此之快,沙特,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矛盾几个月都没有解决的竟然在一天之内就握手言和,达成协议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千语话金带您了解一下。
11月30日,伍德麦肯兹公司发布了中东五巨头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以及阿联酋最新的国家层面的能够满足财政收支平衡的油价。根据伍德麦肯兹的计算,这5巨头能够满足财政收支平衡的油价都要远高于当前的油价。
目前来看,虽然在2014年油价暴跌后中东各国开始收紧开支,但是财政赤字依旧相当明显,科威特的国家层面的盈亏平衡油价为57美金,而作为OPEC扛把子的沙特则需要92美金。
伍德麦肯兹公司计算的中东五巨头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以及阿联酋2014年到2020年的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和各国财政情况的的收支平衡图。可以看出,2016年这五巨头无一例外全部面临财政赤字。处境最好的伊朗都面临GDP占比4.4[%]的赤字,而沙特和伊拉克更是必须面对GDP占比超过20[%]的财政赤字。
应该来说,如果油价无法大幅反弹的话,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根据伍德麦肯兹公司的计算,要让中东5国的财政收支平衡,至少需要油价回升到85美金。
中东五巨头中财政收支平衡油价最高的是沙特,超过了90美金/桶,远高于其他4国。根据沙特货币管理局数据,沙特自2014年8月到2016年9月,烧掉了7160亿里亚尔(SAR),约合1910亿美元。考虑到目前场内多认为沙特的财政储备规模约在5000-8000亿美元范围,也就是说,按照当前油价下沙特的烧钱速度,沙特到不了2020年就将把全国的财政储备给烧光。
从供求基本面看,随着2014年的油价暴跌,全球的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投入都在2016年降至过去70年来的最低值,虽然当前全球供应端的供应还很顽固,这些供应增量在2017-2018年将登顶。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美国页岩油的3-5个月投产周期的话,除开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在2018年之后将面临单向产量衰减。如果按照5[%]的常规油气均价年自然衰减率计算的话,供应登顶后的年化衰减应该在400-450万桶/日左右,而这个量是美国页岩油开足马力也无法弥补的。
综合来看,2016-2018年在长周期项目的投产配合下,美国的页岩油作为短周期产量供应调节器可以在油价回到50美金快速释放产量,因此油价在2016-2018年实质性升到55美金/桶且保持稳定的难度很大。
不过,考虑到长周期项目的投入远远跟不上消耗,而页岩油在量级上无法弥补全球一致性产量衰减,所以市场认为在2018年之后出现油价大反弹的概率很大,昨日之所以产油国能够不计前嫌,意外达成冻产协议,其实是迫于各自国家财政赤字,而之前大肆宣扬不减产,看起来就像是唬人。
现货市场本就有规律可寻,操作做好可控因素(止盈止损),谨防不可控因素(基本面)。控制好两方面风险,盈利自是水到渠成,数据行情没有百分百的预测,只有对应行情的策略,对战突变的阵法,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时的盈亏说明不了什么,任何投资都是看重一个长期的发展,若你还是处于亏损或者想要学习可以找到千语话金,添加千语话金在线交流v信:2694873803,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
笔者/千语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