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菲问题、中日问题频繁表态,这让中国忍无可忍。不久前,被迫反击的北京在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议案上,果断投了反对票,并搁置了印度向联合国申请的制裁Masood Azhar(反印分子)提议,而最重要的是中国也明确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无论印度是什么态度,中国都会坚持走下去。
既然印度执意和中国作对下去,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对印度不断下刀子。
印度唯一让中国不能忍受的是:印度从来不关心中国人的态度,仰仗着自己拥有更多西方大国的力挺,肆意对中国进行各种挑衅行为。中国并非想做恶人,但是有些人认为中国只适合做大发慈悲的大善人而肆意欺辱,那么中国也不会手软。这次“核供应国集团”事件中,中国已经打定主意让印度铩羽而归。
印度作为一个需要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才能进步的大国,加入“核供应国集团”背后真正的用意非常明显,快速发展自己的核力量——一个拥有庞大核武库的印度,直到现在无法实现核武器的小型化。印度核弹头最大当量也只有仅仅5万吨,也仅仅比朝鲜的2万吨高出一丢丢。这也是印度坚决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关键原因,美俄中对印度拥有核武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5万吨连美俄最差的核弹头都不如。
印度真应该考虑一条与众不同的“崛起路线”:诋毁中国只不过满足一时的快感,对于印度崛起没有任何好处!
中印之间的发展机遇远远超过中印之间恶性竞争的结果,一旦印度真正损害了中国的发展机遇,这果断是中国亮剑的时候。而印度想要从抵制中国的道路上,赚取自身利益这绝对是中国不能忍受的事情。如果印度真的想要同中国“一较高下”,中国希望印度能够拿出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无论是在军事还是经济领域和中国真刀*亮剑,中国甘愿一战。
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而且采用不同发展模式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不可避免地成为世人对比研究的热点。过去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而印度GDP一直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长,成功超越了中国。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印度亚洲崛起之声不绝于耳,而中国仿佛成为陪衬主角的绿叶,烘托印度经济不凡的成就,甚至有印度媒体表示印度已经是亚洲经济之一。事实真的是这样嘛?
2014年9月,当印度把一颗造价低廉的卫星送入火星轨道时,一家媒体公司忍不住拿印度与中国作对比。新德里电视台网站说,虽然“印度象”在其他大多数方面都不如“中国龙”,但印度最起码在奔向红色行星――火星的赛跑中跑赢了中国。现在把目光转回到地球,印度渴望在另一场赛跑中偷偷跑到中国的前头。
眼下似乎出现了将印度与中国相比的苗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GDP已由2010年前的两位数增长变为个位数增长,2014年GDP的增长为7.4[%]。这给印度人赶超中国留下一个口实。印度人相信,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下,他们将重新焕发活力。但在印度复苏仍然缓慢而脆弱的情况下,这种苗头也令人担忧――或许是过度自信的信号。
中国与印度都同属新兴经济体,有着令西方发达经济体无比羡慕的高经济增长率,同时也都成为了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据国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这是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2的位置,是第3名日本GDP的两倍多,是第10名印度的5倍多。
但对于中国GDP总量是印度的5倍,印度人是很不服气的。在日前召开的印度《经济时报》年会上,莫迪总理表示,要把印度打造成20万亿美元经济体。他在演讲中说:“今天的印度是一个规模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难道我们不能期待一个20万亿美元的印度吗?”莫迪称,印度经济已经从一个“持续3到4年的寒冬”进入了“新的春天”。
本人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及外汇、天然气,现货铜、沥青等贵金属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添加V信xbj028(长按可以直接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