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中,什么最重要?
技术?
错,是时间。
时间能产生金钱,也能消灭金钱,但是我们金融市场,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赚钱。在股票市场,很多股民天天炒股,那些不学习的股民暂时不说,但是很多股民来到金融市场,经历风雨之后,就去学习,而且很努力的学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功,但是大部分还是在亏盈之间徘徊。
很多人可以选到牛股,买入牛股,但是最后还是亏损出局,原因就是因为买入以后,没有持有,每天买入卖出,但是等不到赚钱就出来,所以看见曾经的牛股一步步的涨上去,但是自己还是在盈亏之间徘徊。
时间,是利润的源泉,在选择方向以后,那么坚持持有,那么股票(现货)就会像一粒种子,慢慢的发芽,生长,最终结果的。但是现货跟股票不一样的是,股票只有上涨的时候才能获利,但是现货上涨下跌都赚钱,但是可能也亏钱。
现货市场,在横盘的时候不要做,这个时候做很难赚钱的,只有在上涨或者下跌的方向中才能赚钱,这个方向其实在一个通道中运行的,均线是方向,5日均线向上坚持持有多单,在20日均线继续向上的时候不做空,只有20日均线向下的时候才能做空,在K线反转的时候,可以观望,但是不要轻易反手去做。
在一个方向上,做足,做够,持有!
金融市场中,战略,战术,技术,思想!它们的顺序是:思想,战略,战术,技术。技术是排在最后的!
转载以前自己一篇文章:
散户大部分亏钱在资本是市场是一般规律,这个是所有股民都承认,可是为什么散户会亏钱,而且亏的利好,有的人甚至抵押房子去股市,也要拼一把。
其实,很多的人是不适合股市生存的,股市的高手都是寂寞的,也必须是懂得趋势的,都是会空仓的。但是散户不会空仓,而且永远不会空仓,即使认为股市要跌也不肯空仓,原因只有一样:当时已经被套,不忍心止损。
今天看了一本书《坐庄》,里面讲不是技术,也不是心态,而是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生活,虽然所本书是一本股票的书籍,可是更像一本小说。
里面只讲过一次盘口语言,但是仅仅是用了几十手的股票,却是玩耍了另一个操盘手;里面也说了神奇的指标,但是很多指标都是庄家编写出来的,编写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诱使散户去使用,当发出买入信号的时候,主力往往会选择出货了,当发出卖出的时候,主力可能已经跑的差不多了。
在说到指标的时候,那个经理反问主角:“平时就用均线,成交量不好用嘛?”。
当我们在网上千辛万苦的去寻找最好的指标的时候,到最后才发现,最好的指标已经我们身边:成交量,K线,均线。
股票讲究不就是量价时空吗?上面3个指标已经涵盖最重要是因素,我们何必舍近求远。
成功是什么?
成功就是简单重复做一件事情,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每天1[%]的复利,市场就是你的提款机。做大波段可能比坐庄更赚钱的。不做无把握的事情,特别是股票里面,那些都是血汗钱。
那些都是自己老婆老公,孩子父母的期望,别拿钱不当钱。
一个优秀的操盘手,必须是一个非常果断的人,涨的时候敢于杀涨,而不是盼望着再涨涨,当要调整的时候,坚决出局,甚至不计成本,也要在大跌前跑出去。在股市里面,时间之争就是生死之争,差一秒你的单子可能就差一个价位。
庄家做票首先是思想,其次是策略,然后才是技术。
散户虽然努力学习技术,可是技术是排在最后的,用最后的流程来猜测主力,必然落入末流而已。已经比较好的散户,可以通过技术捕捉到主力的一些操作碎片,然后快速跟上,当碎片消失的时候而撤离而盈利。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只看碎片的末端,等杀进去的时候,也是一个套套而已!
所以一个高手必须是一个思想高度独立的人,必须独立于散户之外,才行,不然跟上散户做票,就是跟着散户亏损,也就称不上高手了。
其次,是策略。书里面策略基本上没有讲的,但是个人个人,这个策略分2方面:1.大盘环境,如果好的情况下,他们才可能出来做票的,大盘差的时候,可能会不计成本的出货,因为出完以后还可以在更多的价位买回来,没有必要逆大盘而动的;2.就是操盘股票采用的手法,天高庄,云淡庄,落花庄,流水庄等等。
关于软件,龙虎榜和L-2都不会是主力的克星,而是主力可以利用的工具,利用龙虎榜,可以使得一些散户冲进去,但是自己却是满满的小单卖,而且很多时候,看似是大单,但是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单组成的。
主力要涨的之前都是大单压着的,逼着要卖出散户往下砸,不然让你卖不出去,等待所有人都困乏的时候,那些大单要么撤掉,要么被吃掉,然后快速拉升,特别是为了引起注意,很多时候,都是对敲制造成交量,几百几千手的成交量,甚至上万手的成交量,会突然出现在涨幅榜,吸引别人,等散户反应过来的时候,股价已经拉上去好几个点,其他人跟风的时候,刚好把在低价吃掉的筹码卖出其他人。
而主力要卖的时候,之前都是大托单在下面的,这样来安抚散户,如果散户想买,必须是向上吃,不然就别想吃到,但是后来的走势往往都是退2步进一步,最终把散户套牢的。
操盘手之间,虽然并没有见面,但是可以通过盘口对话,通过不同的加单,撤单来测试对方。
里面的胖子操盘手说:不要在乎盘口的大单,主力既然能压上去就能撤下来,要见怪不怪。
里面的张总最后说出一个境界:看K线是K线,看K线不是K线,看K线是K线!
一个轮回,虽然最后还是K线是K线,但是之间的经历只有高手自己知道吧。
文/一世城金,指导v信ALL7175,关注下方公众号AZZ7175,了解当前局势动态,获取每日行情策略,让盈利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