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直以来,投资者都认为是欧佩克成员国反复的表态导致了“狼来了”的故事。殊不知这些成员国的立场一直没变,只是被欧佩克秘书长包装成了“虚假故事”。
一直以来,欧佩克“狼来了”的消息都困扰着投资者,而油市也因此被搅得天翻地覆。据Seeking Alpha专栏作家Robert Boslego表示,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为了保存声誉,报道了基于“虚假消息”的陈述,把减产故事包装成外界看来极度利好的消息。
欧佩克近期放出的一系列消息都假装减产协议已有可观的进展,但事实并非如此。三大主要产油国——俄罗斯、伊朗以及伊拉克的态度由始至终都未曾改变。
俄罗斯:冻产可以,减产免谈
在2014年11月,俄罗斯就已经坚定立场,当时的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曾尝试劝俄罗斯加入减产。但是俄罗斯表示,他们的油井已开始老化,如果同意减产,该国的原油产量将永远无法再次恢复。当时,纳伊米只说了句“谢谢”,双方会面就已结束。实际上,俄罗斯当时就明确表示,减产是不可能的,但为了今后的利益,冻产也是可以接受,和如今俄罗斯对于减产的表态一致。
伊朗:产量不达到制裁前水平难以停手
2015年7月,伊朗正努力解除制裁,当时他已明确表明要将原油产量恢复至制裁前水平,大约400万桶/日。而今年春季,当“冻产”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时,伊朗也明确表示,他不会限制原油产出直至达到制裁前水平。事实上,伊朗并没有参加4月在多哈召开的欧佩克会议,而会议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11月26日,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宣布邀请石油公司加入伊朗的新勘探项目。伊朗计划就29个油田,包括21个在岸油田以及9个深海油田进行投标。
伊拉克:我不增产市场就应偷笑,石油收入的每一分钱都不能丢
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鲁艾比此前曾多次表示,该国不会参与冻产更不要说减产。虽然,此前他对于欧佩克能否在维也纳会议上达成减产协议持乐观态度,但是该国从来没有表态他们愿意冻产或减产。
阿鲁艾比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对于石油行业的发展,伊拉克有一个全新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原油产量提到适合伊拉克经济发展需求的位置,他们并不希望产量像过去一样有上限。
8月时,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壳牌公司以及卢克石油公司同意恢复在外国正在开发油田的投资,而这一决定预计在2017年初,将提高伊拉克每日25万至35万桶的原油产量。阿鲁艾比曾暗示,将会日以继夜的增加石油以及天然气的生产。一个与阿鲁艾比较为亲近的高级政府官员向路透透露:
“欧佩克必须承认伊拉克是坚决不会减产的事实,对于深陷战争的伊拉克来说,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的阴谋?
然而,基于如此残酷的事实,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却依然沉浸于包装减产故事中。10月26日,巴尔金都曾表示,基于当前原油市场的环境,阿鲁艾比曾重申伊拉克将会支持欧佩克的决定。阿鲁艾比承诺,伊拉克将继续支持欧佩克秘书处并与成员国以及非欧佩克国家合作,帮助稳定油价,给石油市场带来平衡。而在10月29日,第一次欧佩克产油国高级官员会面之后,巴尔金都表示:
“阿尔及利亚协议……是一个欧佩克成员国达成共识的决定,它对市场有着积极影响,并助油价扭转趋势,减少波动。这次会议标志着,将于11月30日在维也纳召开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将会取得很大的进展。”
另外,巴尔金都11月19日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承诺将继续支持阿尔及利亚协议,赞加内相信更具体的细节以及减产进程将会在11月30日达成协议。
但是,如果这是一场巴尔金都式的阴谋,那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就是其“猪队友”。法利赫表示,如今并没有“有效机制”实现减产。而他本人亦已取消了本计划于28日早餐会会见非欧佩克成员国的计划。毫无疑问,如今沙特想通过减产来推高价格的梦已经破灭了一半,除非沙特以及其港湾兄弟愿意单方面减产,否则油价短期内都不会有改善。
法利赫的声明证明了欧佩克秘书长的“虚假消息”,如今巴尔金都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信誉。因此,市场对他此后的发言将会持保留态度,或许投资者的押注方向与之相反更加可靠。Robert Boslego认为,巴尔金都通过虚假陈述使产油国增收数十亿,随后产油国会给他不菲的回报,之后再转聘一位新的秘书长,抛掉虚报的包袱。
或许最终的协议方案是,沙特不愿意在没有伊朗、伊拉克以及俄罗斯参与的前提下减产。而11月30日的会议,将会是一场尴尬的会面,但为了避免协议彻底失败以及价格崩溃,一份模糊以及难以评估虚实的协议或会出炉。
温馨提示:陆心莀不仅是一位指导老师,也是你生活中值得一交的朋友。了解更多投资资讯和技巧,请继续关注陆心莀。陆心莀V信号:319555359,工众号:陆心莀,qq:48491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