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21世纪,时代在不停的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人往往很辛苦。回忆笔者在大学上课之时,我的经济学老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85年,他的妈妈是一个私企的管理层,在当时平均工资在100元左右的她已经有了5000多元的存款,那时正赶上裁员,于是在公司补偿半年工资之后的她下岗了。当时我老师也开始工作,家里并没有什么经济负担,老师的妈妈下岗就当提前退休。不懂经济的她很自信的告诉我的老师,她下半辈子有这5000多,不用你管了,我自己能够活得很好。
结果,时代发展,存进银行的钱被迅速贬值,如今我的老师每月都寄给家人2000的生活费,那时的豪言壮语也不见。曾经的万元户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残酷。在这个财富快速增值和快速转移的时代,是时候学些技能保护自己的财产了。也许就是一个观念的不对,你留给儿女的可能不是财富,而是负担。
曾经有人做过一笔账,他认为现在的养老保险是在扯淡,如果他现在每个月500元,这样30年后,55岁总计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和现在的养老金对比一下,少吗?而且这笔钱还可以留给自己的儿女,多方便!
乍一看挺有道理的,可是,他却忽略了很多因素。首先,这笔钱是考虑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的因素,比如疾病,如果你不幸染上了重病,却没有医疗保险,这一点钱可能全部折进去都不够。其次是通货膨胀,现在的38万可能看着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但21年前1985年人均工资100元,现在普通工人工资2000以上,30年后的38万可能连今天的38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果真是如此,你留给儿女的可能不是财富,而是负担。
笔者作为金融市场的分析师,看到很多人在股市,现货投资市场跌跌撞撞,摸打滚爬。很多不理解的人站在岸上嘲笑他们的力量弱小,被浪潮一次次冲击。其实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作为一个40岁至50岁,不惑甚至知天命的年纪,这些道道他们都懂。更懂的是,他们知道,如果不管不顾只将钱存进银行,也许退休后不久,他们就变成了儿女的负担,虽然他们儿女一点都不在意,可是为人父母谁又愿意呢?
不是每个人都身处高位,退休之前都有雄厚的资本不用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与其在退休之后,接受现实的无能为力,不如在还能动弹的时候多折腾折腾。亏损是有的,心累是经常的,股市是反复的,现货是爆仓的,就当提前买单的!
当前的现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并不完善,但直接引进外国的完善金融机制也不现实,需要慢慢发展。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市场中的投资者。很多人可能不信,但是你确定如果现在完全开放这个市场,你一本金融基础的书都没有看完,就去和外国被华尔街等摧残几十年的人直接竞争会有什么后果,就不用多说了。另一方面,直接照抄的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就算没有其他后遗症,我们也会始终落后人家一步,一直吃人家的冷饭。
所以笔者作为一名金融操盘手,希望更多的人正视投资这个概念,也不要带着有色的眼睛看待身边那些因为投资而亏损的朋友。我只是希望以后能过得更好,只是目前暂时陷入了困境,而那些不重视这些理财和保值的朋友,正如笔者的标题那样:观念不对,你留给儿女的,可能不是财富,而是负担!
文/金杨解盘/微信:jyjp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