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霸金融
美国的四大股票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罗素2000指数均攀升到了历史新高;美元对欧元连续十天上涨为1999年来最长纪录……同时,非美元货币承压显著,特别是马来西亚林吉特表现尤其脆弱,其对美元汇率下跌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新低,由此引发市场对重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担忧。
多位专家与市场分析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出现两极分化,都是“特朗普效应”的表现。但当前数据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据相似只能表明存在着风险,危机要重演则很难。
19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有两个背景,首先是美国从1994年到1995年连续加息,利率大约上升了3[%],而与此同时,人民币在1994年前后有一次大幅度贬值,导致了东南亚国家产业空心化,直接后果是外资不断流入东南亚市场,支撑了东南亚的“繁荣”。
另一个是金融危机爆发前亚洲国家普遍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繁荣”假象下,东南亚国家本币普遍高估。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从而导致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金融危机爆发。
相形之下,各国在金融风暴后,都变革了汇率制度,放弃了原有的“软性”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采纳了有管理的或独立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增加外汇储备,尤其是日本和中国,不仅对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并且对美国国债持有率分列一二位,国内的外汇储备也很充足。
目前的全球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预期泡沫,不能排除有虚拟投资的成分。市场当前是在对美国未来的财政政策的预期下运行的,换言之,市场押注特朗普当政会提升美国通胀水平,从而支撑了当前美国货币、利率和股权资产增长的态势。“说危机还为时尚早,这要看特朗普的政策能否落地,以及实施到什么程度,”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时也曾出现过亚太市场的震动。2013年8月时亚太地区股市急挫,一些持悲观看法的业内人士认为,亚洲国家可能会出现分化,部分东南亚国家除资金外流之外,还受到经济基本面疲弱的拖累,甚至已经隐现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兆。尽管事实证明危机并没有发生,然而能引发市场的一再预警,体现了新兴市场的脆弱。
今后的走势尤其受未来贸易机制的影响。这一方面要到特朗普入驻白宫才可进一步观察;另一方面,笔者预测认为,TPP的夭折,与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崛起将有利于增强新兴市场的贸易基础,而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多个亚太新兴经济体已表示出加入RCEP的意愿。
本人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所以对原油,天然气,铜、沥青等贵金属投资都有很丰富经验,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甚至还有投资者手中有套单,锁单的朋友都可+笔者V/信:dxinm168了解更多投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