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少摸金/金融分析师/微信JSMJ518
明日(11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简称“黑五”),作为西方圣诞购物季的开端,“黑色星期五”的折扣力度往往会让很多海淘客欲罢不能,“剁手”剁得更疯狂。就连国内遭受新政冲击的跨境电商们也开始摩拳擦掌,希望凭借“黑色星期五”打个翻身仗。
忍过“双11”迎“黑五”
“黑色星期五”起源于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从感恩节的第二天开始,人们投入到圣诞大采购中,紧随其后的星期五也就有了“黑色星期五”之称,成为美国一年中购物最疯狂的日子。近年来海淘兴起,令“黑色星期五”漂洋过海,也成了很多中国人的“购物狂欢节”。
今年4月,跨境电商执行税收新政策,宣告免税时代终结,令跨境电商受到一定的冲击。根据新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的税率也同步调整,导致许多进口商品的实际价格大幅上涨。
尽管如此,中国海淘市场仍彰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研究报告》显示,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4.2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5.4万亿元;即便2016年上半年受到跨境电商新政的冲击,但跨境电商的规模仍攀升至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
电商大战降低海淘门槛
对于跨境电商而言,“黑色星期五”是培育海淘市场的良机,也是刺激跨境电商市场的“强心针”。近日,包括亚马逊、天猫国际、洋码头、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开始为“黑色星期五”预热,通过“无差别购物”、“免税免邮”等促销政策,大大降低中国消费者的海淘门槛。
具有全球平台优势的亚马逊表示,直邮模式可以让中国消费者真正享受与海外市场“同质同价”的商品。亚马逊海外购赶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之前,实现了与亚马逊英国的对接,大大丰富了亚马逊海外购的选品。“中国消费者购买到的英国商品,是扣除了消费税的”。亚马逊还引入了Prime会员服务,会员可以享受跨境订单全年无限次免费配送服务,进一步降低了海外购的成本。
天猫国际则从11月21日开始预热,11月25日正式售卖,倡导“全世界无差别”主题,在品牌、货品、体验上都体现海内外无差别。作为美国“黑色星期五”的主力军,梅西百货和第二大零售商Target在参加完天猫“双11”之后,又将加入天猫国际“黑色星期五”的促销活动。
洋码头的“黑色星期五”以海外买手为主角。早在11月18日,洋码头就提前启动大促,一直持续到11月29日。该平台将有3万多买手商家团队参与,推出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超低折扣的应季潮流商品,并承诺“海外直邮平均5天签收完成。”
此外,中国消费者参与“黑色星期五”还能享受时差“福利”。中国和英国存在8小时时差,和美国存在13小时时差,因此,中国消费者不用起早贪黑就能轻松完成抢货。
人民币贬值令跨境电商肉疼
由于近期人民币不断贬值,也有商家担心,由于“双11”的透支消费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黑色星期五”能否再引发一波消费潮仍很难判断。
11月23日晚,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接连跌破6.92和6.93关口;截至16点58分左右,人民币汇率一度贬至6.9338,创下2012年4月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记录。对于热衷海淘的“剁手党”来说,这相当于每拖后一天下单,境外消费的成本就涨了不少。
“从11月初到现在,我收藏的代购和买手的一些商品都涨价了,最多的涨了10[%]左右。”一位资深海淘客诉苦称。
从长远来看,“黑色星期五”的销售情况并不能代表跨境电商的常态。今年4月,号称“海外唯品会”的蜜淘网,在价格战的压力下和巨头们的挑战下宣布倒闭,员工被遣散。有分析称,政策红利消失令海淘网站曾经的“爆品模式”失效,跨境电商行业面临重新洗牌。根据新政的要求,不在正面清单范围中的商品不允许进入保税区。因此,很多跨境电商都将面临重构上游、备仓及物流布局等方面的挑战。
小编认为:近期人民币的连续走低,让中国人民口袋里的钱贬值了不少,作为一个海淘大国,今年“黑色星期五”能否延续以往热潮,中国人民的“剁手”之路能否更进一步?还要看明天的数据如何,不过综合来看小编认为美指的新高对此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本文由瑾少摸金(微信jsmj518 )分析师团队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 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
文/瑾少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