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已经持续多年,两者的恩恩怨怨一直未能化解。这不,这两个“冤家”都闹到推特上来了。
近期,一个由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创建的推特账户频繁发布消息指责作为天然气出口大国的俄罗斯。该账户里发布了多篇文章抱怨原本能够把更多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的新管道项目遭到阻拦。9月份,该推特还开始计算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自最后一次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以来的日子。
这个只有1350名粉丝的推特显示,距离乌克兰上一次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已有362日。
对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并未予以置评。该公司的英文和俄文推特账号拥有超过7万名粉丝。目前该推特没有一条是回应乌克兰公司的。
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发言人阿丽奥纳(Aliona Osmolovska)在电邮中表示,“只有在社交媒体保持活跃,你的声音才会被听到。”她还称,就算Gazprom不回应,在推特这么热门的媒体里,它最终也会不得不被迫回应。目前,一些能源记者、分析师和交易员都有关注该油气公司的推特。
接下来,相信很多人都会疑惑,这场闹剧到底在“闹”些什么?
周一,一场关于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合同纠纷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法庭进行了裁决。这场纠纷起源于2014年6月,一切都是因为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诉讼中向乌克兰追索45亿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债务,而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则声称自己多支付了60亿美元,现在要追回这笔资金。
上周,俄罗斯总统普京告知德国总理默克尔,乌克兰可能盗取了部分原本通往欧盟的天然气。周五,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就立即在推特肆意指责俄罗斯,认为俄罗斯公开搞俄罗斯天然气政治,甚至*结(推荐阅读:普大帝的天然气管道政治:一不高兴就给你“断气”).
今年1月份,乌克兰油气公司在推特称“俄罗斯又干了一件可耻的事”,意指俄罗斯提供一份虚假账单,其中的俄乌天然气交易不实,乌克兰并未购买天然气。到了7月份,该推特又转发了俄罗斯公司提供的一张图,这张图列明流入和流出乌克兰的天然气量。乌克兰认为这张图容易令人误解。
在过去十年内,俄罗斯已经两次在寒冷的冬日里叫停对乌克兰的天然气输送,两次都是因为合同纠纷。第二次纠纷发生在2009年,当时供气中断持续了三个多星期。由于多达40[%]的俄罗斯天然气要经过乌克兰输往欧洲。当时,一些西欧国家被迫对国内天然气进行分配供应。
随着寒冬的到来,乌克兰的天然气库存降至了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乌克兰一直以“受害者”的角色自导自演,但或许这个国家确实已经到了垂死挣扎的境地。毕竟,在严寒的冬日里,燃料耗尽真的令人十分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