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看风云,世间纷扰如幻影;醉翁之意不在酒,霸金之道仅存心。大家好,我是霸金老师,作为一名金融分析师,这不是杞人忧天的预测,更不是危言耸听的警笛,我有我现实的依据。
所谓全球化,是指以经济全球化为依据的,认为当今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一系列论调。经济全球化是现实,中国更是这种现实的受益者。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到底可否持续,还能持续多久。一旦经济全球化发生逆转,还有没有“命运共同体”和“和平发展主题”,这是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作为商人的特朗普在商言商,从政也言商。特朗普最根本出发点是美国利益优先,因而才有盟国该多出保护费、控制非法移民、加关税、反操纵汇率、废TTP、加强军备等一系列政策主张。这个思路很清晰,几乎没有自相矛盾,说明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看不懂,那是中国专家的水平问题。特朗普的国际经济政策更为清晰。
特朗普当选的最重要因素是得到中低收入阶层的支持。对了,就业,就是就业。除了控制非法移民,特朗普“保护主义”色彩浓重的国际经济政策对他加分甚多。
废除TPP,打击了日本和台湾省不假,但不能一叶障目。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就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打击。特朗普在不同场合,抨击了日本操纵汇率(日元贬值),要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黑名单,又叫嚣给中国加45[%]关税。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不单单是冲着TPP使劲,他也要废止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 谈判!
这就是说,特朗普的思路是成体系的,不是碎片的,不是心血来潮的,不是信口开河的!更不是什么“选举语言”!
回顾2015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网称,世界各国贸易部长们在内罗毕,也许已给长期陷入僵局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敲上了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从而为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聚焦于一些更小、但成功几率更高的协定扫清道路。
巴厘协定应该是多哈回合的唯一亮点,但也仅涉及发展中国家农业及最不发达国家几个问题。
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现在有两种版本的预测。其一是WTO继续存在,继续斡旋各方。其二,若多哈回合谈判迟迟不能结束,各国虽不至于抛弃多边贸易体制,但肯定会产生失望情绪,转向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
其实美国早就不耐烦了,在去年12月内罗毕会议召开之前呼吁世贸组织“挣脱多哈回合的束缚”的美国,其实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特朗普执政后,显然出现了“其三”,就是第三种可能,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倒退。
一句话,规矩是人定的。曾几何时,上至操纵下岗的,下至下岗卖糖葫芦的,不提WTO三个字母,你都没法开口!我年轻时这东西叫GATT,关贸总协定。往事不堪回首,中国的阵痛过去了,当今中国是WTO的实实在在的受益者。今天,“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应该说得益于自由贸易体制。今天中美的5000亿美元贸易额,也得益于这个体制。
当年美国因为自身制造业优势而制定了WTO规则,而今天,当年的美国优势却转到了中国。于是美国不干了,美国要玩赖了,美国要改变规则了。特朗普就是来干这个事的。
打牌和打劫的区别在于,打牌是有规矩的,打劫则是靠*。你正全心全意打牌时,牌友把*掏出来了,这就是美国。可不要以为特朗普是第一个改规则的人,美国一直都是这么干的。美国没有原则,只有利益。
科索沃阿族占多数,要求独立就可以独立;克里米亚占90[%]的俄罗斯人要求并入俄罗斯,那不行。美国制定,或是改变规则,凭的是实力,包括军事实力。这也是特朗普为什么要强军的安全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就是“新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其实凭其强权一直藐视国际条约地位,而强行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根据美国贸易法案中的“301”条款,美国可以对来自国外的“不公平”和 “不合理”的贸易活动采取单边贸易制裁。为维护本国的贸易利益,美国多次启动或威胁启动该条款处理贸易纠纷,公开向WTO的有关规则挑战,严重损害了WTO的权威性。
新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手段已经五花八门了,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这个造成的烦心事,今后会像潮水一样涌来。
克*曼提出过战略贸易理论,不论在促进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还是在维护本国企业免受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方面,都需要国家的贸易政策发挥作用,从而为国家通过干预贸易,提高和维护本国产业的战略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批评者认为,克*曼的理论,属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
可以断言,特朗普受克*曼的影响不小。特朗普将会在贸易上掀起多大的风暴,现在还难说,但掀起风暴应该是确定的。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国学者不承认会有贸易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都成命运共同体了,都成夫妻了,都成地球村了。贸易战导致两败俱伤,怎么会有贸易战?贸易战一定会打,就是个时间问题,就是哪个领域先开打的问题。
美国在其各方面都有优势的时候打,比丧失优势时打,对美国更有利。所以特朗普肯定会打。
关键是现在我们就应该研究应对预案了。动中国贸易自由化奶酪的那个人再清楚不过了,就是特朗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得找到新的奶酪。专家们的头脑就是不能与时俱进,让人总放心不下。
全球贸易协定走进了死胡同,特朗普又对区域多边安排不感兴趣,只剩了一条路,就是双边贸易机制的建立。就是说只有双边机制可以给美国最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最能对美国的利益照顾得细致入微。
有人说,好啊,美国自我孤立好了,中国可与主导区域贸易协定了。这个过于乐观了。一旦美国打算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美国非但要对中国的区域安排横加干涉,中国已有的和正在进行的双边自贸协定,也要受到冲击,比如与瑞士或新西兰、韩国。
就是说,这种自贸安排不是一厢情愿的,而美国对中国以外的一方或多方的影响力,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美国不能眼看着贸易战中的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市场。说穿了,贸易战,其实就是政治战。
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性,已不是马克思个人的成就。布哈林的体系就更有说服力。英文“古典”和“经典”是一个词。今天的“古典”的叛徒们,试图证明自由贸易可以避免帝国主义战争,人类因此走向融合甚至大同,从而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这一点不新鲜,前有考茨基,后有巴兰。最新是纳吉.久加诺夫的观点,以全球化为最终目标的“世界新秩序”是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
然而,特朗普的颠覆性的思想体系,到底意味着是推倒重来,还是强取豪夺,其行为和后果尚难以预知。帝国主义战争会不会爆发,和平还有几天,经典和叛徒谁更正确,借用*的一句话吧,谁活着就能看得见,大家说呢?
(笔者是一位经济研究者,同样也是一位现货理财分\析师,工作额外之余略有投稿,对天然气、原油、沥青及外汇、股票、现货铜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你我有缘微信/QQ:525573612,笔者创作不易,欢迎转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