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风险”已经成了我们投资人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但很多投资人未必真正明白,投资到底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识别、规避这些风险?
以买金融产品为例,无论是买银行理财、信托还是基金,当我们在正规金融机构认购金融产品时,都会收到一份产品风险揭示书,介绍了在投资过程中投资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比如:政策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等……
但这些说明枯燥而且雷同,感觉“看了跟没看一样”。
其实真正的风险可以概括为两大类:道德的风险和真正的投资风险。今天我们先来聊聊第一种。
道德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品质问题了,其风险大小取决于人性的好坏。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五小类。
1、发虚假项目,进行融资诈骗。如去年轰动全国的e租宝、泛亚、大大集团、3M互助金融等都是这类性质。在许多改头换面的骗局中,无数投资人屡屡缴纳智商税但仍不自知。这种风险的防范非常简单,稍微懂点投资常识、用正常的逻辑而非贪念去推理、多打两个电话或上门亲自验证一下,这些风险就能很好的规避掉。
2、自融,粉饰企业风险。一手金融、一手实业,产融结合是许多融资企业的美好愿望,只可惜事与愿违者多,而且在实体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会放大投资者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投资一家企业,一定会对其自身的问题吹毛求疵,因为风险一旦爆发,也会惹祸上身。但自融,就好比儿子给父亲融资、弟弟给哥哥融资,企业自身的问题被做了粉饰,掩盖了真实的不良状况,最终的风险,还是会由投资人承担。
3、资金挪作他用,追求暴利或补窟窿。资金挪用的目的不外乎两个,要么是追求暴利,要么是拿去补窟窿。有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主业是做股权投资,但禁不住诱惑发了一只基金去做过桥贷款,原本约定期限是两周,但资金刚进入对方企业账户,就被其他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账户被法院冻结了,这家基金公司也惨淡关张。
4、未尽审慎原则。在浮躁的当下,很多投资人甚至机构的行为也变得仓促且盲目。比如有一家做不良资产处置的私募基金,对客户承诺的收益率高达18[%]。但事实上,这家公司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机会,有的就是“搏一把”的侥幸心理。搏对了就功成名就,若失败了只有“I‘msorry”。这对该机构的投资人来说,是风险极大、非常不负责任的傻事。
5、平台不公平交易。以商品期货为例,在合法的商品期货交易平台上,是投资者是投资者之间在博弈,平台只是制定规则收取服务费。但近几年风行的一种现货投资交易,其本质是投资者和平台在博弈,平台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制定规则,收割一茬又一茬的投资者。
面对这些市场道德风险,寄希望于监管力度加强的同时,投资人自己也要做好预防。只要是真心对自己的钱负责,相信合理的事实和投资逻辑,并学习一些金融知识,最重要的是,不被超乎常理的高收益诱惑和蒙蔽,那么道德风险是很容易避开或可控的。
文/中金堂家和 专业交流指导V信jhxzz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