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叠金】川普时代,老美将何去何从
川普大选获胜,近日推出初步政策框架。11月9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川普战胜希拉里。共和党在参众两院中也占据相对多数席位(但席位较上轮选举时减少)。从近期川普公布的政策框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基建:5500亿用于投资交通基建,此次并未公布是否完全由政府出资,但根据8月川普的竞选声明,可能主要将由政府出资。此前川普还承诺,通过1400亿美元的抵税(taxcredit)推动私营部门出资1万亿美元用于基建,暂时还未出台计划;
2)贸易保护:让企业更加愿意留在美国,创造就业+纳税;
3)减税:税率更低、简单、公平,更有利于增长;
4)金融监管:废除“多德-弗兰克金融法案”;
5)移民:完善移民制度,包括在南部边境建造隔离墙;
6)医疗:废除奥巴马的医疗法案,但可能保留部分条款。
注:密歇根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20张选举人票尚未完全确定。
市场对川普政府的基建投资预期较高。近期,市场的主要表现有:
1)长端收益率上行,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2)和基建相关的大宗比如铜、铝上升幅度远超原油;
3)标普500行业涨跌不一:资本财货、交通和材料等周期性行业上涨幅度较多;
4)隐含通胀预期出现快速提升。
从市场的这一反应来看,指向对川普上台后基建投资的预期较高,从而拉升通胀预期。
美国版“四万亿”基建投资分析
美国扩大基建投资,存在必要性:
1)美国基建投资缺口大。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估算,依照当前的基建投资规模,美国2016-2025年的基建投资需求高达1.44万亿美元,川普计划推出的5500亿交通基建和待定的1万亿美元的私营部门基建投资加总才能满足该缺口(值得说明的是,川普声明的1万亿美元私营部门基建投资尚未推出明确计划,可能会与5500亿交通基建存在一定的重叠)。根据该协会测算,如果基建没有显著改善,将阻碍美国生产力发展,造成未来10年内国内生产总值损失接近4万亿美元;
2)美国政府投资不足。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投资占GDP比重波动下降,到2015年已刷新二战以来的新低,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投资不足问题。根据国际竞争力报告,2016年美国基建竞争力排名第11位,不符合其第一大国的地位。
我们以最新公布的5500亿美元交通基建投资为分析目标,摊到4年任期内实施:
1)对GDP的直接影响:根据相关研究估算,美国基建投资的乘数约为1.26~1.75之间,这意味着5500亿元的交通基建投资有望带来每年1737-2406亿美元GDP增长,占2015年名义GDP的1[%]左右;
2)对财政预决算的影响:由于5500亿美元可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假设1375亿美元每年的投资全部由赤字来承担,根据静态方法估算,将提高赤字率0.75[%]。1375亿美元达到2015年美国政府投资的21.8[%],相对政府投资规模而言较为可观;
3)对就业的影响:根据美国国会报告的估算,10亿美元基建投资创造1.3-1.7万个就业岗位,每年1375亿的投资将带来180-230万人的新增就业。但考虑到当前美国失业率位4.9[%],已接近充分就业,建筑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可能有助于改变当前大量就业岗位依赖低端服务业的问题(低端服务业工资较低,且工作时间短),改善就业结构;
4)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影响:基建将带来可观的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原油、钢铁、铝和铜等。尽管川普政府很可能采取贸易保护,但仍需要进口原材料。我们发现,加拿大和部分拉美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将获益。
川普制定的基建投资政策较有针对性。我们在《全球财政扩张迟到?这个锅财政空间不背》中曾提到,各国不进行财政扩张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财政扩张面临国内冗长的财政决策体制等原因;二是财政扩张有溢出效应。
川普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准备:
1)通过抵税等方式引入私营部门投资基建,这可以绕过国会冗长的讨论和立法过程。事实上,奥巴马政府曾提议通过公司税改革来增加财政收入,以便为基建筹资,但这一计划被国会驳回。因而在推出5500亿交通基建的同时,之前川普还声明将依靠私营部门投资1万亿美元,比如部分项目采用PPP模式,以较少的公共资金开支来撬动基建投资以便于说服国会通过;
2)减小溢出效应。采取贸易保护等措施,减小财政扩张的溢出效应。
但川普的基建投资政策可能仍会面临一定障碍
川普政策的可能障碍至少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来自国会的潜在压力。国会中的民主党议员可能会反对川普的提案,当前国会的结构来看,尽管共和党在参议院中占据51个席位,但距离法定的60[%]通过率尚差9个席位。而可能高达5500亿美元的政府投资会面临来自国会的压力;
2)联邦和州政府的的协调困难。美国基建投资是州和州以下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负责超过80[%]的基建投资。川普推行大规模基建投资需要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政治成本;
3)部分基建项目由私营部门出资不太现实。美国部分基建设施如市政道路投资缺乏直接回报,私营部门积极性较小。私营部门有兴趣进行投资的可能集中在收费公路等项目。基建投资资金的来源可能同时需要政府投资和私营部门投资,川普提出的1万亿美元基建投资依靠私营部门进行,可能并不能完全如愿。
光影叠金,对于投资有一定的见解,最主要的是研究股指、现货白银、原油、天然气等产品。本公司为了方便更多投资朋友参与,现推出微盘,适合所有人,让投资变得不再那么高达上,人人都可以玩,投资路上的伯乐,具体操作咨询和行情分析可添加笔者v信gydj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