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已出,大势已定。特朗普赢得选举,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在竞选资金上少于对手,且在饱受主流媒体攻击的情况下而获得胜利的候选人。上演了一场惊天逆转的奇迹!
看,真实支持率都到了这么一个悬殊的比例了,传统媒体还成天放各种虚假poll数据,以为他们能忽悠住人。你到美国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根本没人信。电视,报纸还自以为把人给骗了,其实大家都觉得你好傻,表演半天,没人理你,越演大家越觉得你恶心,越想踢你走。
人们有理由欢呼,哪怕他们不认识这里面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亲自投过任何一次票。但光是看看这其中的戏剧性就够了:一个从没被媒体看好的,甚至最糟糕的时候获胜几率不超过10[%]的候选人,获得了大胜。这本身就是一个足够励志(或者疯狂)故事。
与这个励志故事同样令人瞩目的,是这次的选举令人惊异的撕裂:往年的选举往往是一种类似价值观的两种不同解决方案,但今年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甚至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得鸡同鸭讲:它不再是比一个问题里面谁做的更好,而是截然两种不同的问题中要你选择哪一类更重要。是侮辱女性还是撒谎卖官更令人憎恨?全球化的普世精神,还是要工业复兴的挣扎求存?社会问题是来自于性别、种族、文化的不平等,还是关税,工作,收入的不平等?
往年,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还有媒介在,这种能力被称作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话题是最重要的。哪怕红蓝媒介之间吵的再厉害,仍然能够在一些议题上达到平衡。好像规定了一个比赛项目,两个候选人在里面竞赛。
然而,川普大胜给了媒介们一记耳光。这恐怕是历史上第一次红蓝媒介携起手来试图说服受众“什么最重要”,但是失败了。它设定的议题:性别政治,种族多元,个人修养还有政治经验,从结果上看,并没有成为大多数人所关心的东西。他们的态度不是辩护川普“没干过”,而是“这他X的根本不重要”。
众所周知,希拉里的中坚支持者们,大都是政经界的精英人士和大学师生等知识分子,一直以来,他们掌控着美国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甚至在平时,他们有“闲心和闲钱”来刷推特、instagram来表达观点和喜好。
而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则是长久以来被美国主流社会舆论所遗忘的白人蓝领阶层:他们生活困苦而拮据,没有得到非洲裔和拉丁裔那样的优待政策,平时也无钱无力去发声。但投票日来临的那一刻,他们明白,自己要用选票为未来抗争。
正如新京报公众号“沸腾”所推送的文章标题一样,这个美国大选日,舆论与竞选结果的极度反差,反映地正是美国社会的这种分裂和底层的统一呼声:让建制派见鬼去吧,精英治国的美国政治传统积弊难返,该改一改了。
金融现货投资理财分析师锋金圣手认为:投资市场永远需要的是有规划、有责任心的人,我的时间也只留给志同道合的有缘人!投资者与分析师始终是双向选择的关系,相互尊重,彼此信赖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合作,有了合作才可能实现共赢!现货理财分析师锋金圣手V信:rsi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