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经济水准是进行国家建设的根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迄今38年,2015年度中国GDP总量113847.63亿美元,而1978年为2683亿美元,上涨约42.4倍,中国的腾飞曾被一度认为是个奇迹,但是近两年印度的崛起让人们认为中国当年的奇迹将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再现。对于印度到底能否超过中国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2015年被印度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印度GDP增速超过中国”,但很多人注意到了,印度当年度增速为7.3[%],即使印度之后的增长率一直超过中国且保持高水准,那它要过多久才可以赶上中国呢?换句话说,如果在1978年时,中印GDP差距只在数年之间的话,时间滑到2015年,中印间经济水平已是天壤之别,那么具体来看,两国差距有多大呢?举个例子,中国经济体量=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有心的读者都会记得,有一则消息是20年,甚至更久。这还是在没有考虑中国经济继续成长的前提下做的假设,然而中国经济不可能不发展,当我们正视现实时,会恍然间发现,中国2015年GDP增长率也高达6.5[%],乘以两国之间如鸿沟般的总量差距,这个差额是可怕的,况且印度那7[%]的增长数据还是在印度官方不断调节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得到的,其真实性应当受到怀疑。
当然了,阴谋论者会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停滞了。再次我只想反问:在西方各国普遍1[%]、2[%]的增长速率下,中国6.5[%]的经济增长成绩叫做“停滞、下滑”,那么您告诉我增长该是怎样的? 要明确到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点就已经说明一切了。对于印度而言,其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西方舆论所吹捧的“印度模式”,即在发展中国家内,搞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片面强调服务业以发展经济。在国内农业、工业发展不完全的情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直使印度至今农业产量低下,而工业方面,合格的*不能自产,飞机坦克不能使用。同时,印度如今社会贫富差距极大,中国民众可能想象不到,孟买城区是和上海一样繁荣的国际都市,而一 墙之隔外,孟买乡下,却是第三世界中最贫穷的村庄,村民衣不蔽体目不识丁,这就是印度的现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句话放在印度人民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在硅谷,第一流公司的一流设计师,最广泛的人群是印度人,第二才是中国人。据统计,印度人均年龄仅为24岁,低于中国的35岁,这也意味着印度人口模型远优于中国——在青年年龄段,这意味着廉价人口优势,而这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必要优势之一。
这本就是西方可以搞出的对立于“中国模式”的玩意儿,印度几十年的发展彻底说明了其印度模式的失败。极高的文盲率,复杂的各地语系,并不稳定的社会治安和民族矛盾,低下的政府行政效率,这一切的一切,都严峻的阻碍着印度经济的发展。更何况,印度还是一个存在“种姓制度”的国家,民众的人格都被分了三六九等,认知中还有“奴隶”种姓的存在,又谈什么经济现代化建设呢?所以说并非中国夜郎自大,而是印度短期内超过中国确实是天方夜谭,我们在认清自己国情的同时也要有自信去寻求更大的突破。认识我们自己,这是第一步。
笔者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现货原油、沥青、铜、白银、天然气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万金油(薇.信wanjin06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