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冻产协议召开以来,石油产量却不降反升。石油历来被称为“黑金”,冻产协议达成后,油价虽发生了波动,但众多的生产商还是抱以期望,认为迟早会升上去。所以在不断加大产量,从而造成此次冻产协议显然已经成为了泡沫。
面对opec成员国提出的会议,各大产油国虽然一直已来都表示支持,但是实际上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去用行动来表示支持。比如下面几大巨头。
尼日利亚淡看冻产协议
尼日利亚会坚决反对将产量冻结在目前的水平,因为该国的产量由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的武装组织破坏而大幅下跌了,再加上该国一直想回复以前的日生产量来回暖经济。
虽然宣布不可抗力是能源公司免除出口义务的法律手段,并不意味着有这么多产能受到了影响,但是依然可以体现出尼日利亚的惨状。现在对攻击负责的武装组织已经宣布暂时停火,这可以让在当地运营的油气公司逐渐恢复产量尼日利亚愿意加入冻产简直就是见了鬼了。
伊拉克无视冻产协议
伊拉克现在是坚决要捍卫本国在国际油市上的份额。上周六,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鲁艾比称,伊拉克愿意积极配合欧佩克为支撑油价而采取的行动,但是决不会以其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为代价,伊拉克将继续增大石油产量。
阿鲁艾比在走访南部石油城市巴士拉时,对当地及国际石油公司重申了增产一事,并宣布了将该国南部港口原油库容增加一倍的计划:要在“未来数年内”将库容从当前的1200万桶扩大至2400万桶。
俄罗斯嘴里说着冻产,产量创新高
俄罗斯高喊要控制产量的同时,此国9月份疯狂增产突破1100万桶/日的产量纪录。与中东人在冻产和减产上各种靠嘴耍流氓不同,俄罗斯在增产上从来都是毫不含糊。更恐怖的是10月份的头两周创下了1120万桶/日的新产量记录。而俄罗斯在建和待建的项目一旦投产,其产量水平将长期维持在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能源部长认为当前稳定市场最合适也最有效的办法是为期6个月左右的冻产而非减产。而俄罗斯国内各石油巨头纷纷表示正在增加并且将会继续增产。俄罗斯人从心底里非常抵制减产是有充足的理由的。作为俄罗斯产油大区的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寒冷,在减产过程中暂时关停油井会使原油在井下丧失流动性,因此想要今后复产需要支付相当高的再激活费用,而且也有可能造成井下的油/水比例变化(可能损伤油气藏的经济性)。
需求逐渐降低减弱了冻产协议影响
虽然临时的限制减少了石油需求,但是从9月中旬开始,这些影响会逐步消退,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再度复苏;与此同时,除中国外的亚洲非经合组织国家也显示出石油需求复苏的早期迹象,比如泰国的汽油和柴油强劲增长,一再创新高;而炼油厂进入秋季维护也将帮助消除成品油过剩的局面。
更有趣的是,所谓的“冻结产量”协议是在全球两大主要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已经达到最大产能的情况下达成的。换个说法,就算不冻产,放任沙特和俄罗斯继续增产,他们也没有增产的能力了。“冻结产能”协议开始实施。但是尽管欧佩克真的冻结了产量,但是欧佩克的原油出口量却没有任何限制。但是我们都知道,事实上是,欧佩克成员国国内的原油需求越低,欧佩克出口的原油就会越多。
各国已经把冻产当成个玩笑,那么之后油市会如何走呢?油价盘中跌逾1[%],刷新日低46.78美元/桶,受美元走强、伊拉克增产等多重利空消息打压。预计油价短期内仍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笔者认为,冻产不可否认已经成为泡沫,而就现在的国际局势看,咱们投资者当谨慎去看走势,因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大,金融市场是相通的。
不用开户就可以获取指导,我们是一家专业的技术质询服务公司,公司有两百多位实战经验丰富的分析师,专注于股票、期货、贵金属,现货,TD....等投资品种的分析与指导,每天早9点~24:00直播间在线解析实盘走势,诊断投资问题,个性化为你制定投资策略。咨询方式cf467221
链接直接进入直播间。http://vip.diyijr.com/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