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在2014年油价暴跌后采取了关键的两个行动,大幅增加石油需求,如今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利益都成为其石油策略的重要考量对象,因而中国可能成为阻碍油价上涨的因素,也可能成为支撑油价的救星。
在10月29日结束的OPEC会议上,伊朗和伊拉克均希望能获得减产豁免,产油国的谈判陷入僵局。投资者转而瞩目OPEC在11月30日举行的年度大会,届时OPEC将讨论有关各成员国减产量的具体细节。
一直以来,投资者较为关注美国、俄罗斯和欧佩克这全球三大关键产油国和组织的行动,中国一直被排除在讨论之外,提及中国时往往是从被动的角度:该国的经济是否能保持强劲并推动油价走强,还是会持续走软并带动油价回落。
然而,这种分析忽略了中国有意识地和直接地控制油市的“手段”,中国的政治战略决策有可能会成为油市分歧的解决方法。在2014年油价崩溃后,中国在石油市场上采取了两个关键的行动。首先,中国加快了创建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其目标在于创建与美国相当的战略石油储备,这无疑对油市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过去一个月全球原油供应过剩情况在100万桶/日到200万桶/日之间波动,这便足以使油价跌至30美元/桶以下。虽然分析师对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石油需求众说纷纭,从60万桶/日到120万桶/日不等,但很难想象没有中国的需求支撑,油价将跌向何处。
其次,中国对独立的炼油厂解除管制,允许其从国外进口原油。此前这些炼油厂只能向国有石油公司购买石油,导致炼油成本高企,此举将该行业的石油需求提高至140万桶/日。虽然有分析师称这些独立炼油厂的需求下降了40多万桶/日,但仍能对油市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的私营石油部门较独立于美国政治,但中国则不然,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利益都是中国石油策略的重要考量对象。这也就是为什么除了沙特和美国页岩油,中国可能成为阻碍油价上涨的因素,也可能成为支撑油价的救星。
要想在这个市场里长久持续的走下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交易体系,包括仓位技巧、风险控制和技术体系,这样的话,能在震荡行情中,给你明确的指引,即便利润小,但是很轻松,也很有成就感;单边行情中,能让你胸中有趋势,如果看对了,争取利润最大化,而看错了的时候,能控制好风险,并能客观调整思路,顺着趋势扭亏为盈,而不是盲目主观的坚持自己的思路,盲目加仓反向码单,置仓于风险边缘。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言辞论金■咨询企鹅:209241538私人微信:yclj1688微信公众号:yclj8866(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