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飞鹏程
下周的舞台毫无疑问地属于各大央行,日本央行、澳联储、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将相继发布利率决议。日本央行将于北京时间11月1日(周二)11:00公布利率决议,澳联储则在同日的11:30公布。英国央行将于周四20:00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澳联储和英国央行都将按兵不动。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11月3日(周四)凌晨02:00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认为,最受瞩目的美联储不会在总统大选前一周加息。但是,12月加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尽管近来包括非农在内的就业数据不如人意,最新发布的三季度GDP数据创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为强劲的增长,把今年年末美联储加息概率提升至超过74[%]。在美联储决议之前还会有美国9月“小非农”数据公布。
中国方面,周二将有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公布。欧元区将在周一公布三季度GDP数据初值。另外,英国将于周二公布10月制造业PMI数据。在经历退欧公投后7月的低谷后,8月和9月英国的制造业PMI皆远超预期。飞鹏微信fpjr688。
另外,自北京时间11月6日15:00起,美国开始进入冬令时,美国市场开收盘延后一小时。
下周热点资讯(图转自华尔街见闻)
飞鹏侃点
目前全球推行低利率的环境,大宗商品价格反而没有随之上涨,却是跌跌不休。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两轮商品和利率的背离,最终均以利率的反转来结束背离态势。在2004年11月-2006年5月和2013年6月-2014年3月期间,国内商品价格和利率分别呈现“商品价格涨,利率跌”和“商品价格跌,利率涨”的反向走势,最终均由利率的回升或者下跌来结束二者的背离态势。
从逻辑上看,商品和利率共同反映经济需求面,当各自的供给面出现扰动时,二者往往产生背离。从历史上的两次背离的原因看,基本上都和利率在资金供给方面出现扰动因素有关,04-05年期间央行在公开市场主动引导利率下行,13年货币政策紧缩和资金面利率骤升带来的“钱荒”事件对利率走势产生干扰。
当前的背离主要是由商品市场的供给端带来扰动造成的,未来或以商品价格的反转来结束背离走势。15年底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行政目标、环保督查等措施下,一些周期品行业在供给端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并且经过了5年的价格下滑,不少商品的库存基本维持在低位水平。因此在需求止跌企稳的情况下,供给端的收缩带来价格的持续反弹。但是我们认为最终决定趋势的是需求方面的变化,而非供给方面的扰动。因此,这一轮商品价格和长期利率走势的背离最终有可能以商品价格的反转来结束背离走势。
宏观经济尽管短期企稳,但是17年下行压力依旧很大。其次,价格上涨后期自身带来的成本压制。由于需求仍然疲软,当前大幅上涨的上游资源价格无法顺畅地传导至中下游,反而对中下游带来成本压力,并且前期在价格上涨驱动下进行的复产增产也会带来新的供给压力,共同对商品价格形成压制。
飞鹏程认为商品和利率的背离恐难持续,16年下半年以来商品价格和利率走势呈现明显的背离。从今年6月以来,商品价格和利率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反向态势,以南华工业品指数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前者从16年6月至今已上涨30[%],而后者则下跌10[%]。若拉长周期看,这一轮商品价格上涨始于2015年11月底,南华工业品指数累计上涨55[%],而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了14[%]。
佛渡有缘人。缘来不拒,缘走不留,然而在茫茫人海相识成为朋友也是一种缘分。如果你在现货投资路上遇到了困扰;找不到方向;长期处在亏损中,或许可以和我谈谈。添加飞鹏微信fpjr688。成功需要努力,但是也需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