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來投資都想的是贏利,可進來之後的作為是,一方面滿心想着如何去贏利,一方面卻沒有人喜歡改變目前的意識水平。結果就是,一方面千方百計的提防財富的流失,一方面卻因不具有足夠的抵禦流失的能力而疲於折騰。這就是投資市場的生態現狀。其實,在人的覺識沒有得到大幅提升之前,這一切原本是金字塔底層宿命的正常演繹形式。不能提升自我的意識境界、吃不得苦中苦,也就難做人上人。
人們也確實是希望靠自我能動力終有一天可以改變命運。但是,我們這個時代充斥着追求立竿見影效果的浮躁心態,所謂的“水到渠成”是需要長時間的毅力的依托來堆積的。大道理都懂,可能真正做到實際的又有幾個?知道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原因往往就是懶,沒有耐力,不願去長時間的下笨功夫。現貨圈里懶人多。
雖說投資市場成敗各種因素都要起作用,可最關鍵的還是人看待事情的態度,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當基礎技能具備之後,人的思想境界、意誌力、決斷力和膽魄決定成敗。
我們只是市場中的無關緊要一粒沙子,卻經常性的覺得自己了不起,真的是我們個人法力無邊嗎?沒有合適的平台或者機遇、亦或貴人、時運,我們自己恐怕屁也不是。人無運不飛,踏實是生存要素。
普通人(財力一般)真的不須太執着。太執着的人,付出的代價比別人更高。確切的說是很高。過後扔下的,都是悔恨。終究,大多的人還是沒有成就。因為執着的程度還是不夠,畢竟普通人的財力不是無限的,撐不起我們那份執着。交易圈中明智者方為人傑。
人性的惡,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里。一旦有機會作惡,自制力、自律性差的人就可能都把持不住。現貨投資里的人,即使是功有所成,不想做流星,持戒還是要終生去做的事情。
為什麼明知來做現貨投資的人大多數虧錢,人們還趨之若鶩?這是因為在現貨投資市場里面有着有違於社會環境的、不一樣的公平的起點。努力到位可以獨立成才能脫離社會底層,至少也能到層級的上端。也不必需要上層社會的人脈、財富、教育資源等等階層固化條件的約束,可以不看任何人臉色活着。這里,是社會底層的強者命運脫變之門。
本該自己常年曆練積澱才能成就的事情,卻指望某大師幾句話就能給解決了也不可能。方向、局部甚至是關鍵時刻的點化都有可能,立竿見影的成才方法真的沒有。唯一的捷徑是“專”,當你把簡單做到了極致之時,也就成了成功者。一個成熟的交易員,最終必需回歸到最簡單、最原始的幾項技術。咋一看,老手也說不出什麼道道,看上去還沒有新手能耐大。天天講節欲修心,也沒什麼新鮮東西,很難滿足大眾的眼球欲。
行情分析研判的能力在功夫外,其精髓不是各種訣竅和玄虛,是“實事求是”,也不能單單憑人的主觀臆想就能應驗。它需要摒棄“我執”的同時,還有極為穩定的心理狀態做為依托。只不過,這個,一般人很難做到。此能力和人做了多少年交易或行情分析工作無關。真理與謬誤之間那小小的一段距離,真的能讓人追一輩子!
行情研判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從大到小第次展開再綜合判斷,外行的論斷都是觀一處就臆測全局,吹牛x的小格局思想。往往理論豐富的人還挺能糊弄人。新手經常性的被誤導。
這是個花花世界的時代,雲里霧里是常態,真善美的東西注定被掩埋。當今時代交易者掌握有用的知識、獲取投資的回報的難度、也受制於世道的虛偽和信息的泛濫。有才有德的人不易遇到,自己如果沒有火眼金睛,當犧牲品和進入誤區付出代價也是常態命運。好多人就這樣稀里糊塗的來期市轉一圈,然後,虧光了就出去了。看着可憐,可別人幫助的能力卻有限。
投資市場里很多的事沒有對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而已。是信念、追求、所處階段、性格、等等綜合因素決定人當下的認可層次。這是別人說了不算的事兒。以後就別問某人水平如何的話題了。
與其說是基本分析派,不如說是消息控,一有什麼消息就非常敏感的擔心市場的變化的人,是不能掌握交易真諦的表現。這和交易年限無關,和人的悟性及承受力有關。聽不聽消息,抗幹擾能力高低,是職業交易者層級劃分標準之一。
行情並不是迷魂陣,每根K線都同步展示給所有人。可為什麼人們還很容易看錯行情呢?多年和人溝通的感受,人們的精力很多時候被權重不大或者無必然聯系的事情吸引、被“勢頭”勾發想象力發揮所引導。只是因為他認為重要。人的思維邏輯也經常性的發生偏離,和交易邏輯差距太大。結果是誤打誤撞。邏輯錯誤不易被糾正,甚至是個別人的思維結構就不適合做交易。
功夫淺,盡量守拙;功夫不到上乘水準,盡量別激進。拒絕誘惑也是期市延壽之法。當然,人得什麼都得經曆了,才能懂。聽他人說教的感知太膚淺。食得期市百味,方得真經一部。
有人說,“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走向反面”。這句話用在期市里面,太能應驗正確性了!新人切記,我們在任何的時候,都不要想當然的自以為是、不要翹尾巴。就是老手自以為是的時候,都要栽跟頭!
當你發現書上95[%]的內容都是為了湊字數毫無卵用,說明你在知識層面積澱的基本夠了,如能在行的方面匹配,則日後必成大器。
交易者知識積累講究的是專,而不是博。術到了極致自然近道,這是自然規律下的普適原則。刻意跨級求道容易弄巧成拙,練成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豈不是違背初衷?
人進入期門都覺得交易簡單,想着當下見金。可如果沒有“十年樹木”的基本思想做鋪墊,人很難踏實,更難在期市立足。出局的人中很少有人這樣思考過。
現貨交易是一門學問,一般行業里面做學問的人,往往心性單純和幼稚。可在期貨圈,專門治療心性幼稚病,而且是,交易者越老越單純。返璞歸真的純。
本文由高級分析師金禪澤道獨家策劃發布(以上建議,僅供參考,轉載請注明出處;筆者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作操作依據風險自擔。)v信:jcz0968;Q 扣:122695078,歡迎咨詢,談不來合作,談人生,談理想,一切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