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闭幕,中央政治局近期将研判前三季度经济,部署第四季度工作, 中国央行或许最早在明年就要开始收紧政策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在1个月后召开,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国央行一边狂抛美债、一边却增持日债。中国也希望外储多元化。
不应该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考虑到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产,政府负债率也不高,财政政策仍有充足的操作空间。在通胀温和的情况下,政策应考量增长和资产价格的取舍。我们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收紧可能性会上升。广义货币(M2)增速应该低于今年13[%]的目标,比如保持在11[%]-13[%]之间。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加大力度,继续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
去年底中央对经济的判断是“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下降以及经济运行风险概率上升。
从目前情况看,工业品价格、企业利润转好,但是财政收入下降问题并未解决,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仍然存在。
在经济暂时走平的背景下,有汇率、资本流出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掣肘,短期降准降息可能性不大。
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比8月扩大0.6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但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受到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难民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需状况疲弱
经济表现优于预期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触底反弹阶段,当前中国仍未找到支撑实体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笔者汪娅彤,是金融投资分析师,扣扣:1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