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5战斗机带了一个神秘吊舱专打歼20,美媒:便宜好用要多买
军情瞭望台 中国的歼20服役后美军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此庞大的第三代战斗机该何去何从,即便驻日美军基地的F-15战斗机可以通过改装实现空战能力升级,但其他海外基地的F-15战斗机该怎么办?这个趋势下去就是隐身战机的时代,俄罗斯的T50过些年服役后也将大规模扩散,第一个合作国家是印度,印度也要购买数百架T50隐身战机,那么这些F-15和F-16如果不进行升级就要被当成靶子。目前美国洛马公司研制了一种新型吊舱系统,可由F-15和F-16等第三代战斗机携带,专门用于对抗隐身战机。
隐身战机可以在雷达波上隐身,但红外隐身却无法实现,高速飞行的战斗机本身就会摩擦产生热量,因此利用红外技术可以对隐身战机进行探测,这也是洛马研发新型吊舱的技术出发点。目前已经有一架F-15战斗机使用Legion吊舱进行试飞,使用了IRST21红外传感器,外形为保型流线,可最大限度降低空气阻力。
F-15战斗机使用红外探测装置后至少可在50公里外发现隐身战机,与苏-27战机上携带的IRST红外探测装置类似,或许作用距离还更远,现货原油天然气贵金属指导V/信:ATM6620 。美军认为歼20的最大弱点在于后半球红外辐射,歼20的发动机尾喷口仍然是三元结构,不像F-22那样使用了二元矢量推力,红外辐射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一旦歼20实施机动后可导致尾部红外信号溢出,即便在雷达屏幕上没有发现歼20,但仍然可以在红外波段上探测到轨迹。
这个作战方式与苏-27战机上的IRST红外探测战术相似,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利用IRST红外探测头发现目标。美防务周刊文章称Legion吊舱可以大范围推广,让更多的三代机具备红外探测隐身战机的能力。
只不过苏27的IRST红外探测头整合到了雷达照上方,而F-15雷达罩本身没有空间,因此只能通过携带吊舱的形式去整合这种能力。洛马的这款吊舱也开发出通用接口,不需要对战机进行改进就可以携带,不仅F-15可以使用,F-16也可以装备,大大提高了第三代战斗机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能力,这一思路也可以被中国空军借鉴,利用红外吊舱发现F-22或者F-35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