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格兰威尔八大均线法则之后,我接触到的第二个与均线有关的知识是均线组合,均线组合把一条均线变成了三条或更多,于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开始变多了,均线的方向、发散、支撑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地方。再后来,135均线法则更深深地吸引了我,这里均线系统不仅仅考虑格兰威尔八大法则和均线组合,更加入了K线组合……再后来又看了其它一些作者的书籍,几乎每个人对均线的看法、使用和理解都不尽相同,乍看之下,似乎各有各的巧妙,然而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却让我越来越感到困惑,为什么简单的均线却如此复杂繁琐?
记得有句非常妙的广告语:把简单变复杂了,麻烦;把复杂变简单了,贡献!不知道是有些作者在故弄玄虚,还是他们本身的因素,总是人为的把一些东西弄复杂了。然而看了《李小龙传奇》才发现,李小龙毕生的追求便是让复杂的功夫简单化,还原武术的本质——格斗,以最快的速度打倒对方,剪枝蔓,立主脑,去掉所有的花架子,只留下最为有效和实用的东西,结果在李小龙的努力下,终于创出了新拳法——截拳道。今天,我也希望能把我自己对均线的体验以及实践中最有效、最可靠的东西分享出来。
均线的形成大家应该都知道,就是简单地将某段时间每天的收盘价统计平均,然后将点连成线,于是便有了均线。因此可以看出,不管你使用什么均线,它都是落后于行情的!它是行情的追随者而非引导者,它平滑了行情的棱角,勾勒出某一段时间内行情的运动方向。所以,均线的本质就是平滑的趋势!!!
均线本身并不能作为买卖的指标,它也没有所谓的支撑或阻力,它仅仅是勾勒出了特定时间内行情的运动方向,而均线的数值大小则代表了长短期的行情运动方向,仅此而已。均线与行情之间的上穿、跌破是由均线的本质所决定的,正是因为行情的上涨与下跌才有了均线与其的上下穿越,是行情决定了均线的方向而非由均线来决定行情的方向,切不可本末倒置了。
不少技术类书籍的作者都拿某些均线说事,将其吹嘘得神乎其神,要么有些则用上几条甚至十几条均线之多,因此行情与众多均线之间的偶尔相互关系也几乎成了必然。其实,就像简单的格兰威尔八大法则,并不是说它有多么神奇,而只是格兰威尔把所观察到的行情与单条均线作相互作用的所有情况都已经收录在内,所以只要找到适合的均线,格兰威尔八大法则几乎无懈可击,然而完美的均线只能在事后才知道。当你把某一次所获得的所谓“经验”做为一下次操作的指导时,却毫不意外的——“经验”总是失效。于是人们陷于了迷惑的旋涡,总是试图寻找一条完美的均线,或是完美的均线组合,然而,这并不存在,也只有在事后才有“完美”。于是,人们开始由一根均线变为两根,这就像猜骰子一样,有了两次机会碰对的几率自然要大一点。后来又发现两根不够,于是又有了三根、四根、五根……
渐渐的,问题开始越来复杂了,因为要考虑的不仅是上下穿越的问题了,各个均线之间的交叉、发散、支撑或阻力等等的问题一迸而出。于是均线不再是均线了,变成了均线组合,然而实践中你会发现,不管你是用一根还是用十根,依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均线始终是落后的!不管你用什么数值的均线,当行情向上的时候,均线便会向上,反之则反。更多咨询姜默辰V信jmc223。
不是均线改变了行情的运动方向,而是行情方向的改变导致了均线的转向,均线则以缓和简单的方式诠释了这一切。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观察多长周期的行情运动?你观察的行情运动时间越短,则均线的数值应该越小;反之亦然。均线以简单直观的方式显示出了某个阶段的行情运动方向,你不能用年线去观察行情几天内的走势,相反的,你也不能用5天线去判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行情动向。而均线除了这单一的功能之外,其它的都是多余的。我们要剪枝蔓,立主脑,只保留对实战而言最有用的东西,把所有的“花架子”都去掉吧!
下跌趋势,反弹结束的强烈信号是,高位放量和macd多头衰竭。
上涨趋势,回调结束的强烈信号是,低位放量和macd空头衰竭。
MACD的原理就是近期价格变化速度和远期价格变化速度的差异,和均线配合使用用来判断行情的趋势和力度很有效果。
在趋势跟踪系统中,均线主要看他的方向和角度,方向和角度,代表了趋势的方向和力度。
至于均线的支撑、压力,意义不是太大,因为下降趋势真要形成,什么支撑都是纸糊的,而上升趋势一旦形成,什么压力都是纸老虎。
很多人在分析行情的时候,喜欢说10日均线支撑,20日均线支撑,其实跟没说差不多。撑住了就是支撑,撑不住就不是,但撑不撑得住,天知道,于是10日撑不住,就说20日,20日撑不住,就说30日,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套牢了。
均线代表趋势的方向和力度,那么MACD代表的就是趋势的加速度,也就是趋势变化的速度,如果MACD用默认参数(12,26,9),则均线可使用12-26之间的参数(单均线、双均线都可以,看自己的喜好,和MACD配合),在使用时,用均线的方向来判断趋势运行的方向,用均线的角度来判断趋势运行的力度,用MACD的DIFF来判断趋势运行的加速度。
比如当前状态是均线以30度向上运行,MACD的DIFF在零轴上方向上运行,那么可以判断当前的状态处于上升趋势,趋势力度偏低,但正处于加速阶段,对应的操作策略就是持仓待涨。
在趋势跟踪系统中:
1、均线主要看他的方向和角度,方向和角度,代表了趋势的方向和力度。
2、MACD代表的就是趋势的加速度,也就是趋势变化的速度。
姜默辰威信jmc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