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于11月底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如果产油国认为有必要,这次会议达成的减产幅度可能比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达成的协议规模高出1[%]。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近日宣布俄罗斯准备加入OPEC的产量协议,开展冻产甚至减产活动。但市场仍然担心此举或难以重新平衡石油市场供求。
专家指出,在世界经济疲软的背景下,OPEC艰难达成的减产目标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油等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因此,石油产量即便有所降低,石油价格也不一定会下降,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风险很大。
减产换不来降价
此次阿尔及尔减产协议的艰难达成对产油国而言显得格外珍贵。OPEC国家同意将产出目标设定在每天3250万~3300万桶的区间内,这一水平较今年8月的OPEC产出目标减少了0.6[%]~2.1[%]。
此次减产协议在短期确实会对国际油价有一定影响,但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供大于求的原油市场格局。其实,OPEC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历史上其决议执行情况一向较差。加上此次减产的幅度并不大,因此国际油价不会进入大幅上涨的周期。
油价上涨空间有限
今年以来,油价已上涨了45[%]至每桶52美元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对产油国携手应对全球供应过剩问题的憧憬。但后市能否涨到每桶60美元,业内普遍认为难度较大,尤其是地缘政治因素令油价暴涨艰难。
而且沙特阿拉伯只下调了其针对亚洲和欧洲主要市场的油价,未理会OPEC最近达成的削减产量的临时协议。目前石油价格的走势呈‘L’形,即使反弹,也不会太高。因为石油价格想要反弹,前提是世界经济提振。而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机构都预测世界经济还将在低位运行,石油价格应该不会大幅度提升,不会进入到上升的通道。
目前国际油价在每桶50美元附近震荡。而这基本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美国页岩油公司的完全成本,现在存活下来的页岩油公司经过低油价的洗礼更加具有韧性,这对油价中期上涨构成压力。想要突破每桶60美元,除需求外,需要意外的供应中断发生,因为油价处于长期低位,对于产油国的经济基础已经构成了重创,突发事故及动乱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如果后期原油能够到相对高位,那么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对于传统燃料的替代速度会加快。
笔者钟灵(威信:ZLCJ827)是国内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