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护卫舰下水,反潜系统配备齐全紧盯中国潜艇
10月19日,25DD首舰下水
10月1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25DD护卫舰正式下水,它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新一代通用护卫舰,主要以反潜为主,以替代日益老化的初雪级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初雪级护卫舰设计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它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型配备拖曳线列声呐的水面舰艇,具备较强的反潜作战能力,共建造了12艘,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朝雾级护卫舰,它针对初雪级护卫舰吨位偏低,空间有限的缺点,进行了放大,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加,共建造了8艘。
日本海上自卫队初雪级护卫舰,它是25DD替代的对象
日本海上自卫队朝雾级护卫舰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又设计、建造了更大的村雨级护卫舰及改进型高波型,这两种护卫舰的吨位更大,配备了垂直发射系统,作战能力更强,相应这型舰的成本也迅速上涨,因此前者只建造了9艘,后者设计建造了5艘,难以实现替代初雪级及朝雾级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之后,初雪级、朝雾级服役已经超过30年,需要更换,为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展了秋月级护卫舰,它配备了日本第一种多面阵综合防空系统-FCS-3A,因此造价一样居高不下,日本海上自卫队首批只采购了4艘秋月级护卫舰,这样日本海上自卫队有20艘护卫舰需要替代,但是现在只有17艘护卫舰,并且第1艘村雨级护卫舰已经服役20年左右,2020年之后同样需要替代,所以2020年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就面临着兵力更新换代方面的缺口。
日本海上自卫队村雨级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级护卫舰
相比较之下,中国海军在新世纪突飞猛进,航空母舰、新型驱护舰、潜艇不断服役,这些都给日本海上自卫队造成了强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上自卫队决定在秋月级基础上建造一型“相对简单”的护卫舰,以弥补2020年之后的兵力缺口,这就是25DD护卫舰。
考虑到预算及成本方面的考虑,日本海上自卫队一度希望25DD的吨位能够控制在3000吨左右,但是经过权衡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认为这样的吨位无法配备较多的武器,难以适应高强度对抗环境,所以决定在秋月级的基础上发展25DD,以提高通用性,降低成本和费用,25DD在秋月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反潜能力,其他方面的性能进行了适应的取舍,以达到预定的效费比。
日本海上自卫队秋月级护卫舰
25DD配备了齐全的反潜作战系统,其反潜探测系统包括OQQ-24舰艏低频主/被动综合阵、舰艉OQR-4拖曳线列阵,具备较强的水下探测能力,舰艇还配备了新一代声呐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能够综合来自本舰和友舰、载机的信息,形成统一的水下交战态势,从而增强本舰和编队的反潜能力。
25DD在动力系统还进行了改进,它采用了独特的燃气轮机-电动机推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2部LM2500IEC燃气轮机,功率为20MW,2部推进电机,功率为2.5MW,载舰在运用拖曳线列声呐一般采用冲刺-飘流战术,载舰先以高速抵达搜索阵位,然后低速进行搜索作业,这个时候要求载舰声音辐射小,而推进电机的优点就是辐射小,可以改善拖曳线列声呐的工作环境,也可以降低舰艇自身的噪声,降低暴露目标的概率。
25DD护卫舰想像图
反潜武器方面,25DD可以搭载2架SH-60K反潜直升机,还可以发射日本自行研制的07式火箭助飞*,它的战斗部是最新的12式反潜*,25DD另外也配备有轻型三联装*发射架发射12式反潜*,可以形成三道反潜体系。
为了提高本舰在高对抗环境的适应能力,25DD保留了秋月级的FGS-3A多面阵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不过在雷达系统增加了X波段雷达,用来探测掠海目标和潜艇的潜望镜,25DD同样沿用了秋月级的MK41垂直发系统,不过MK41垂直发射单元由32减少到16个,其中只有4个(每个可以容纳4枚*)用来发射ESSM防空*,全舰配备16枚ESSM*,另外12个发射单元用来发射07式火箭助飞反潜*,近程防御系统方面仍旧采用MK15密集阵系统。反舰系统方面25DD与秋月级也基本上相同,包括2座四联装90式反舰*发射装置,用于执行中远距离反水面作战,1门MK45型127毫米舰炮则用于中近距离交战、岸轰等任务。
日本07式火箭助飞反潜*
总体而言,25DD可以看作在秋月级的基础上发展的一型以反潜为主的多功能护卫舰,并且保留了一定升级的潜力,它的设计、建造提高了2020年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和应对。
25DD最初想像图,但是这个方案价格较高,并且难以适应高强度对抗环境,最终被放弃
笔者是一个军事爱好者,也是一个经济研究者,同样也是一个现/货理财规划/师,如你我有缘对投资有兴趣威信:ATM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