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为热门话题:楼市调控、企业降杠杆、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7,无论哪一个都对国内投资市场的情绪、预期产生了极大冲击。现在市场上关于这些事件的单个解读很多,我们所要现在关心的是,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如此频繁的动作?
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7,一个很直观的关键节点就是10月1日人民币的入篮。守住这一点位或是失守,正反双方各有各理,而且都很站得住脚,而近期央行官员的表态以及在离岸市场的动作,信号已经很明显,人民币将有节奏的贬值。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中国9月出口同比下降5.6[%] 远不及预期,那么央行此时的顺水推舟有没有促外贸的考量呢?
其次就是楼市调控的加码,前期市场担心的是楼市一旦降温是否将拖累经济,我们在那前面的文里曾分析了一下,即楼市与经济的关系并非我们想的那么绝对,但不可否认,楼市降温对经济肯定是有影响的。9月中下旬,克强总理在参加第71届联大会议以及对加拿大、古巴访问期间一再对中国经济表示信心,30日,这一轮房市调控大潮正式拉开,10月1日,官方制造业PMI与非制造业PMI数据公布,经济企稳向好基础继续稳固。显然克强总理当初的讲话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而政府松绑楼市对经济的桎梏也继续加码。
自2008年危机以后,房地产行业周期性回落,房地产投资对整体投资端贡献度已经趋势性下行,但现在正当经济疲软之际,能否承受还是个问号。11日(9月30日已经成文)国务院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可以看作是对超出预期情况的某种提前预防。而这继续影射到现在人民币汇率节后的跌跌不休似乎就是意味深长了。
同时,楼市调控力度的出乎意料以及步骤的出奇一致,有高层对于涨价去库存忍耐已经到极限的意味,肯定更有对高杠杆买房的忧虑,近3年来,唯一一个连续加杠杆的行业只有一个,即房地产。经过大半年的实践,楼市去库存已经进入死胡同,在这一过程中却是杠杆的不断飙升。从这次出台的调控政策,限的是投资,其实就是杠杆,再加上10日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显然继去产能、去库存之后的第三个去杠杆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进程中。
现在政府的重心无外乎两个量:汇率和资产价格(尤指现在的房价),两者现在在政府看来都过高,但政府又都想保——通过央行离岸市场的干预把控人民币贬值的步骤,通过主导去杠杆力度有序控制资产价格。虽然趋势是确定的,但是节奏却是可以由政府把控的,这其实就是近期政府动态的真相。
实时推介财经资讯和提供相关指导咨询服务,通过剖析时事新闻,从而把握行情变动。学会思考、学会分析,用你的智慧赢得未来,理性投资。需要学习技术及操作技巧的朋友请关注良策金成老师威信lnlzlz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