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的政治角逐:边打边谈的斗争艺术
1951年的国际劳动节,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赢得胜利,而纷纷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朝鲜战争至此,美国才认识到苏联是其最大的敌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在战争中损失10余万兵力,耗资一百亿美元,而隔岸观火的苏联却未动用一兵一卒。此时中美军事对峙也发生了变化,美军和联合国军由42万增加到69万,志愿军由38万增加到志愿军和人民军共112万。
一、
谈
5月中旬,美国主动要求与中国在朝鲜开城来丰庄举行了朝鲜战争的第一次谈判。
打
谈判期间,中国一支9人武装警察巡逻队在中立区内遭到袭击,同时美国又派飞机轰炸中立区,致使谈判破裂。
8月18日,美军组织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以强大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实行绞杀战,并企图完全摧毁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在一个月的攻势中美军失利,损失78000余人,却无法摧毁志愿军的钢铁补给线。
谈
夏季攻势失利后,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于9月17日主动写信给彭德怀,对轰炸中立区表示歉意。10月25日,双方在板门店恢复谈判。在近两年的马拉松式的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成为谈判的主要障碍。美国强迫志愿军和北朝鲜的战俘留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而中国和北朝鲜则要求将战俘遣返回国。
至此,主要参战国的战争目的均凸显出来:
朝鲜的金日成和南韩的李承晚以坚持消灭对方为目的,为朝鲜半岛的统一而战。
中国主要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
美国主要是为扩大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为所谓的“民主与自由”而战。
苏联虽没参战,但斯大林的中心目的却是为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势力范围而战。
战争的目的决定了战争的方式和战争的规模,停战谈判在边谈边打中进行。
志愿军无论在休会的战场上,还是在复会的谈判桌上,都给予美军有力的打击。而美军采取军事行动时就休会,战场不利于美国时就要求复会。
二、
打
10月8日,美军集中空军、炮兵、陆军的优势兵力进攻志愿军的防御阵地,展开强大的军事攻势,发射的炮弹以每秒钟落弹56枚的密度,将两个高地上的地面防御工事全部摧毁,志愿军被迫转入坑道内防守,这就是朝鲜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在历时53个昼夜的攻防阵地战中,志愿军以“人在阵地在”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与装备优良给养充足的美军进行了殊死的博杀,一次一次击退了美军的进攻,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辉煌胜利。
谈
因当时苏联已拥有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也受到核武器的威胁,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当选为美国第34任总统后,企图扩大战争轰炸中国内地的想法遭到了西欧各国首脑和美国大多数人的反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中国曾提出尽快结束朝鲜战争的建议,斯大林不同意,他别有用心:“对美国必须强硬。中国同志必须了解,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中国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周恩来总理提出在所有要求遣返的战俘遣返工作完成后,其余的战俘应交给一个中立国,以保证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
三、
打
南朝鲜李承晚对美国同意中国停战建议大为不满,公开叫嚣没有联合国部队也要统一朝鲜半岛。美国多次致函李承晚不要一意孤行,并对南朝鲜实行全面军事管制。
6月18日,李承晚没有听取美国劝告。以就地释放的名义,将北朝鲜不愿遣返的27000名战俘直接编入南朝鲜军队。
6月21日,彭德怀接到了毛泽东的加急电报,指示彭德怀:“再消灭南朝鲜军队万余人是极为必要的。
7月13日,志愿军在金城打响了惩罚南朝鲜部队的战役,消灭南朝鲜部队78000余人。
7月27日,金城战役结束后,美国无条件地与志愿军及北朝鲜人民军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停止了朝鲜战争。
对新中国而言,彭德怀指挥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人民留下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他说:“任何帝国主义在中国家门口架上一门火炮就能吓唬住中国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思考与总结
至今朝鲜半岛仍然在战争阴云密布的笼罩中。笔者赴朝鲜公务活动期间,在开城看到荒芜凄凉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时,感慨万分:“长泪拜谒哭忠良,荒冢他乡谁问详。敢为英雄指归路,祖国繁荣华夏强。”
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白银,天然气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学习的朋友 欢迎添加威信ATM6620,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