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庆黄金周金价七天内暴跌将近5[%],世界黄金协会认为这是“抄底良机”,但金价下跌是商品属性带来的,推动金价回升需要“非常规因素”,“中国大妈”能否担此重任战胜市场“闪崩”。
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黄金周,国际金市迎来血雨腥风。但面对金价考验200日均线的情景,能像世界黄金协会这样气定神闲的不多。这个行业组织总能在金价下跌的时候告诉大家这是难得的“抄底良机”,而在金价高涨的上半年,则更是需要争分夺秒的“建仓时刻”。金价经过这次调整,回到了6月份英国脱欧公投前的水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镑本来也是一种老牌的避险资产,在6月份脱欧投结果揭晓后英镑大跌,而黄金猛涨。而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里,英镑和黄金却玩了一出比丑游戏,这也反映出全球安全资产荒愈发严重。不过与英镑下跌有所不同的是,黄金的这轮下跌并非货币属性导致,而是商品属性带来的。因为基本面上并没有令人吃惊的消息爆出,单纯欧洲央行缩减量化宽松规模也难以导致这样的“闪崩”,这更像是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杠杆工具失灵的技术性后果。
然而即使是“技术崩”也同样对投资者信心打击巨大,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确性增强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就在黄金周期间于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担忧成了主基调。本来担忧的情绪可以成为黄金的朋友,但在商品属性的主导下,黄金却也成了受连累的一方。而且历史数据也并不支持金价能迅速从打击中恢复元气,毕竟在过去的5年中,第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下跌。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在过去的两年中跌幅尤其大,2014年第四季度下跌16.8[%],2015年更是达到24.8[%]。因此就像花旗银行估计的,金价在第四季度能达到每盎司1320美元的均价就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了。
可即使是金价缓慢回升,也需要外部力量推动,而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力量并不好找。无论是世界黄金协会列举的印度人过节和婚礼季,还是俄罗斯央行的“无定量需求”,都是常规力量。而要战胜市场“闪崩”则需要一些计划外因素。包括世界黄金协会在内的不少方面,都指望黄金周过后,蜂拥抄底的中国投资者能够给现货市场强有力的支撑,从而使金价迅速完成反弹。然而传说中的“中国大妈”真能扮演白衣骑士的角色吗?2013年4月金价“断崖式”下跌的情景让“中国大妈”心有余悸,他们中不少人至今仍没有解套,而放在今年来金价反弹仍超过20[%]的背景下,这一投资记录尤显得苦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金价在黄金周里的下跌并不一定吹响“中国大妈”的集结号,也可能是让他们谨慎入市,以防被进一步套牢的警钟。因此纵然今年全年金价仍能录得20[%]的涨幅,但最后两个多月的道路依旧是曲折的。
笔者金圣之家(威信:xinwang1112)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