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之后,楼市的钱会流入股市吗?
对于楼市资金流向股市,多数业内分析人士持中性偏负面观点
news恍如隔世,仅一周的国庆长假过后,国内22个城市接连出台限购令,让趋之若鹜的楼市遭遇“寒露”之天。视觉中国
恍如隔世,仅一周的国庆长假过后,国内22个城市接连出台限购令,让趋之若鹜的楼市遭遇“寒露”之天。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钱不能进楼市,会去哪里?有人调侃:“哪里宽松,钱就会去哪里。”华泰策略研报指出,“本轮房地产调控对A股市场是利略大于弊。”
而对于楼市资金流向股市,多数业内分析人士持中性偏负面观点。
“我们不认为简单的地产股市资金搬家就能引发新一轮A股上涨,相反,我们认为这样的信息是中性略偏负面的。”申万宏源策略研报表示。此外,广发证券、中金研报表示,楼市调控带来的资金轮动对股市的效应有待时间来检验。
货币潮导致房价暴涨?
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第34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部长级会议上讲话时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对于这波房价上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主要归因于货币潮。他告诉财新记者,引发楼市恐慌暴涨的三大“神器”是:资金潮+资产荒+财富效应。据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年初至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有超过40[%]来自于居民中长期贷款,其中绝大多数为按揭贷款。
对于周小川讲话中提到的“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申万宏源策略研报分析称,中国的大宏观流动性周期其实和地产周期是匹配的,互为因果。如果没有房贷,大宏观流动性预期不会好。
楼市的钱会流入股市吗?
广发证券表示,未来可能导致房市资金流入股市的条件是:行政调控导致房价出现短周期下跌,且货币政策维持或者进一步宽松。这个条件其实是相当苛刻的——首先,要保证这次房价下跌是短周期的下跌,而不是长周期的向下拐点,否则“负财富效应”会导致包括股市在内的所有风险资产下跌;其次,从周小川近日讲话来看,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很低,反而有货币收紧的可能。
基于国内经验,广发证券总结道:“货币宽松周期下的房价下跌或对股市有利,但货币紧缩周期下的房价下跌并不会使资金回流股市。”具体来看,2008年9月、2014年5月这两次房价下跌都处于货币宽松周期之中,这期间股市一次先跌后涨、一次大幅上涨,确实不排除有房市资金流入了股市;而2011年9月房价下跌之前,货币政策是在不断收紧的(2011年7月还加过一次息),到了2011年12月5日的降准才确认了货币政策从紧缩到宽松的转变,而在当时整个房价下跌期内股市都是震荡下跌的,说明房市资金并没有回流股市。
中金首席策略师王汉锋团队发表的报告称,基于当前A股局部估值仍偏高估、地产调控之后需要调整增长预期、美联储加息风险上升及股份解禁减持等综合影响,未来3-6个月仍可能是A股的风险释放期,楼市调控带来的资金轮动对股市的积极效应可能需要到更晚的时候才可能体现得更明显。
申万宏源策略研报亦表示,需要看到房价回调一轮之后,才会看到股市流动性受益于房市资金流入;此外,历史上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金融危机预期,现在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流出与流入其实是个悖论。”广证恒生策略分析师张文轩接受财新记者采访表示,会有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很多人认为进入了楼市的资金短期很难出来,甚至认为说近期调控之后,成交量萎缩快,无法成交会导致资金无法抽离。但忽略了8月-9月有巨量成交,这表明有很多人涌入,但是也有同样的资金涌出股市。
“股市在目前点位和时间点相对安全,但是如果说将会有一大波行情则不一定。”张文轩补充道。
不过,亦有偏正面评论称,“本轮房地产调控对A股市场是利略大于弊。”持此观点的华泰策略认为,各地房地产限购限贷体现结构性而非总量调控意图,有助于适度降低A股风险溢价。房地产调控具备双重跷跷板效应,一方面,低利率环境未变下的资金挤出有助于A股获得流动性再分配;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行下财政准财政发力将对冲房地产下滑。
所谓成功的交易=严格的心态控制+正确的资金管理+过硬的技术功力。
文/浩伦点金(唯独财经认证分析师)微信macd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