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金融改革导致颠覆性错误
眼下中国疯狂的房地产泡沫使人不由得联系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次贷,一个“金融改革创新”的举措释放出惊天动地的能量,但它不是改革红利,而是一场旷日持久,至今阴魂不散的灾难。2005年一个周末的上午,一个做业余房地产中介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你老婆很幸运,抽到房子了。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妻子瞒着我跟几个朋友一早出去排队抽签买房子去了。当年由于宽松的购房贷款政策,美国许多地方房地产热的程度不比当下的北京上海的火爆程度低,除了限购外,还要排队抽签,抽到一个买房子的号就像抽到大奖一样。朋友报喜的电话以为我会像中了彩票一样兴高采烈,没想到被我泼了一盆凉水,这么疯狂时候买房子是福是祸还未可知呢?
“无法无天”的房地产金融已经把中国金融风险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尽管上一轮房价上涨已经登峰造极,然而中国以往的房地产泡沫与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有本质的不同。一直以来中国有相对比较高的首付政策,那就意味着,投资者和贷款方风险共担,一旦房价下跌,一根绳拴两个蚂蚱,谁也跑不了。然而,随着国务院号召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改革,加上“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造成大面积灰色地带,配套监管的缺失,就像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混乱局面一样,这种风险共担的格局已经打破,使得金融风险急剧增加,一有个风吹草动,比如美国给中国量身打造一个“广场协议”,就可能导致泡沫破裂,引发国民经济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
互联网金融创新,在相应配套法规出台之前,可以理直气壮地“无法无天”,“法无禁止即可为”;而面对法律灰色地带,监管部门在在改革政治正确的大环境下,“法无授权不可为”,谁愿意冒着反改革的风险去干受力不讨好的“乱作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房地产市场选择了互联网金融,所谓“楼市配资”即变相零首付因而名正言顺地快速蔓延开来。包括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中介机构提供的,打着理财产品旗号的 “首付贷”,以及包装成年化收益率高达两位数P2P产品的首付贷等,极大刺激房地产泡沫膨胀速度,和增加了贷款的金融风险,其杠杆率达到空前水平,房贷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美日当年的最高水平,积累的风险可想而知。所谓释放改革红利的房贷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美国金融海啸前金融创新的房地产次级贷款异曲同工。
中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以足以引发一次中国版的次贷危机,这已经是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遏制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反思改革方法论,刻不容缓。
追随美日亦步亦趋,还是借鉴德国、新加坡成功的经验,考验改革的初衷。
处于疯狂状态的房地产投机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特别是对工业产业造成釜底抽薪的严重伤害。炒房轻而易举带来的高回报,使得产业界无心专注于长线投资,科技创新。国务院部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就将沦为空谈的口号治国。高房价政策成倍地加剧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使得富者更富,广置房产,穷奢极欲;而穷者更穷,除了无立锥之地,更需要承受高房价转嫁来的高租金,同时拉高劳动力和工业用地的成本,大大降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竞争力。
抑制高房价是成功国家和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国内不乏有重庆那样头脑清醒的房地产政策,经济良性发展的榜样;国际经验更值得借鉴。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及西德等5个工业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德国马克和日元币值应声而涨。如此大的风吹草动让本已摇摇欲坠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海市蜃楼瞬间破碎,直接导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至今日本经济深陷缺乏动力、通缩泥潭难以自拔;而德国随着马克大幅升值也一度造成短期的经济衰退,然而由于德国政府一直采取明智的房地产政策,德国房价多年来一直维持稳定,过去10年房价的年涨幅仅有1%,甚至低于2%的平均通膨。德国因而避免了像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带来的长久的负面影响。
德国政府控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坚定明确,手段完善到位,包括市场机制、法律与税收三管齐下,不给投机者留下任何幻想操作的空间。首先,政府依据人口需求订定详尽建房规划,维持市场供需稳定,让投机炒作无机可乘;严厉的税收政策,包括非自住房屋的不动产税、房屋买卖的交易税,以及买卖价差获利的资本利得税等,压缩房屋炒作的获利空间;限制地产开发暴利,建商定价超出合理房价20%即要付出罚款,超出50%以上更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件,极大抑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投机炒作行为,从而从制度上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极大降低金融投机行为。这一点上德国更像一心为劳苦大众着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德国理性健康的房地产政策,使得尽管德国与日本同为《广场协议》货币升值的受害国家,却没有像日本一样,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引发严重的,旷日持久的经济问题。
迷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日本给出最完整的答案。
30多年前,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理论之初就不失时机地告诫全党:“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然而,当下中国的改革似乎早已忘记了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初衷,改革顶层设计过分迷信美国的经验,从去年的股市大震荡,到危害极大的零首付,似乎连美国次贷危机这样的失败都在模仿照搬。
中国改革不能像美国一样,仅站在财团资本家的立场上,一味满足资本的利益,资本的效率,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忘记改革的初衷。习近平主席近年来多次强调,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再犯“颠覆性错误”。然而从去年的股灾到今年的房地产疯狂,都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绝不允许发生,绝对不能容忍的灾难。中国之所以一而再再二三地出现这样的“颠覆性错误”,无疑新自由主义《中国2030》所谓改革顶层设计难辞其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到了停下来认真反思总结的时候了。
文:百川纳金
微信:bcnj888
现货投资小技巧
把握进场点:
要在整数位附近上方进场,距离看好的空间底部越近越好;分析上下方波动空间,寻找相对低位。须保证进场点要尽量远离未来可能的盘整区间,须保证技术上盈利空间大于亏损空间;先替进场位找到相配的止损位置再进场;盘整时,若有突破,即可顺其突破方向进场。做当天的短线操作,一定避免追涨追跌!假设当天看涨,现在又是空间相对较低的位置,那么就进多;如果现在位置不够理想,那么就等更好的位置或者挂单等待。而不要等行情上涨了再盲目追进,那样很容易被回调套住。
把握平仓点:
设置保盈位,整数位附近的下方;多指中长线操作时。达到预期目标附近即平仓出场;多指短线操作时;文松预期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应在合理位置;达到目标附近加速冲击阻力位时,可以平仓出场;坚决不可盈转亏,最低保盈位也要在进场价上方1美元以上。
把握止损点:
止损点设置必须在下单时考虑好,进场位和止损位关系密切,止损空间不可大于盈利空间。止损要设置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设置止损后,必须严格遵守止损执行!宁可止损,也不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