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马云曾经公开说过。银行除了银监会基本不会怕别人。可是,支付宝带给人们生活中的极大便利性却让银行有点担心,至少睡不着觉。这下,央行终于坐不住了。距离支付宝提现收取手续不久,央行的一个重磅通知可谓对支付宝的又一打击。
9月30日晚间
央行发布关于网络支付的最新通知
通知重点如下:
1、自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同时三个月内同一银行异地存取现、转账将不收取手续费。
2、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机转账的,24小时以后到账。对于这一规定,央行的解释是:这一措施是特定阶段、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助于阻截诈骗分子转移资金。
但是近年来,我们几乎没有听到支付宝、微信等合规第三方支付发生的诈骗、被盗事件,而更多的是某某银行存款不翼而飞,某某行长内外勾结啊!央妈的这一决定不得不让人深推啊!
除以上两点外,还特别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约束。多家科技媒体的消息,根据央行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的个人支付账户将会受到约束。自2016年12月1日开始,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全功能支付账户。
面对即将落实的新规,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机构正在做实名认证检查,以保证一个人只有一个全功能的支付账户。同时,在新规实施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转账限额可能会有所限制,累计转账笔数也要与用户事先约定。而就目前来说,每个支付宝账户转账到*的限额是单笔5万、单日20万。当然,实际的转账限额还是要看各个银行的具体规定。
大家都知道就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拥有4.5亿用户的支付宝,已经拿下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除了支付宝之外,微信支付也有30[%]多的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面对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在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份额正在下降。
比如就线下支付这一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扫码支付成为主流,而银行、银联的云闪付,则处在一个相对黯淡的状况。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下,支付宝、微信等先是在2016年7月受到了20万余额的限制。之后,银行开始放开二维码支付限制,工商银行等开始纷纷推出自家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力图撼动支付宝、微信在该市场的优势地位。
同时,联合三星、苹果、小米、华为等智能手机厂商,借助于这些厂商的终端优势,也是银行、银联扩大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此外,在微信、支付宝相继提现收费后,银行在近日宣布同一银行异地转账将免费,力图通过免费手段吸引广大用户。
这些新规对于做电商肯定是有影响的!首先,与对银行的要求类似,一人一账户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全功能支付账户。支付机构应当于2016年11月30日前完成存量支付账户清理工作。目前,大国庆节的当儿,以支付宝为首的网络支付机构正在加班做实名认证,一一排查……其次,对支付宝、微信等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都有了限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轰然限额,一年20万的限额额度,虽然对大多数普通人没有过多影响,但的确冲击到了一些经常用支付宝转账的人。想大额,必须回银行!还不能迅速到账。接下来的时代发展,以后又会是怎么样呢?关注V信:ygz158888
这真是应了马云之前说过的话:“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
早几年,第三方支付机构一直专注于线上支付领域,银联和银行一直主导线下领域。在支付手续费分成上,遵循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的7∶2∶1比例。随着二维码线下支付技术的成熟,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绕过银联抢占线下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突飞猛进,让银行和银联压力太大。
有分析称,其实支付宝动的不是银行存款的奶酪,动的是银行同行拆借的奶酪,银行间因为贷款业务也会互相借钱以满足储户提款(你懂得),不足的也要向央行借钱,而现在由于余额宝等理财软件的出现,大量的钱躺在虚拟账户,吸收了本属于银行的存款,导致央行可支配款项下降,银行又不愿收缩贷款业务,那么,只能杀鸡取卵。
最后,除了支付宝们,这次央行新规躺*的还有小商贩们,
不得网上售卖POS机、刷卡器等受理终端
本人善于洞察国际经济,分析国际形势,收集国际新闻数据,综合分析市场,帮助投资者数以万计,解决投资难题。
文/尚龙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