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完蛋了”、“日本经济走向崩溃”、“安倍经济搞垮日本”等文章论调被国内不少写者讨论和评判,拿日本经济“衰退”作为衡量中日之间谁强谁弱的依据,文章内容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在贬低日本的经济如何不堪一击,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独秀一枝”。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最近笔者无意中看到一篇有关日本经济转型的文章后,笔者对股票、原油、天然气、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你我有缘威信:JYLC6666 翻阅历史、跳出这些文章的“光环”重新审视日本经济实际情况发现:中国乃全世界都被日本经济衰退假象蒙蔽,而日本国内也故意把这一假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日本确实有过一段经济衰退的时期,1991年,日本开始了有了“日本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的说法,当时日本国内经济陷入困局。日本经济界将1993年称为“厄年”,用以形容经济萧条、政治腐败之严重。当时的日本报纸更形容日本国内经济为“好消息难闻一件,坏消息常听八九”。有着“日本经济内阁”之称的经团联则声称:“这将是战后最长的一次萧条。”
实际上,在2011年8月的时候,中国以及日本的专家就表示过日本当时的经济基础是非常雄厚的,笔者对股票、原油、天然气、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你我有缘威信:JYLC6666 当今的日本还存在“1.8个日本”。这“1.8个日本”指的即是日本的海外资产和海外产业。“1.8个日本”是日本的雄厚“家底”,在对其经济地位、经济状况进行判断时决不能忽视。可以说,日本是真正享受到全球化红利的国家,而且只有日本才是。因为日本政府很早前就认识到要有构建“成熟的债权国”的图谋,说简单点就是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以与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深层博弈。
但是在这20年期间,日本全国上下仍然都在唱衰经济:
1998年,日本两位记者写了《日本再败北》一书,让“失落”成了日本国民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2000年,日本智库“21世纪日本的构想”恳谈会发表一份报告称:“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了腐蚀作用,而且蔓延到了政治及社会领域。
2008年日本出版了《大衰退》一书,里面描述着日本在“失去的十年”里所承受的经济损失:“这是人类在和平时期里所受的最大一次损失。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一共损失了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过去三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
2011年1月,日本央行发布数据称,日本该年大型制造业信心指数下降,是自2009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
2012年1月16日,日本央行发布的地区经济报告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处于停滞状态。
2012年9月14日,日本经济财政担当相古川元久向相关阁僚会议提交了9月份月度经济报告,报告对整体经济形势的评估为“回暖趋势出现停滞迹象”,连续两个月作出下调。
这期间除了日本国内“宣扬”日本经济衰退假象,国际上也附和着这种说法,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外舆论亦在唱衰日本。而对于国际上的唱衰论调,日本国内不但没有反击和恐慌,反而应声附和,略显蹊跷。然而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妄想,不难看出,这是日本国家战略选择的“高明之处”。事实上,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里,已经利用所谓经济低迷完成了经济转型,只是衰退论调掩盖下的阴谋从未揭开。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严重的瘫痪和混乱的状态,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改整之后的日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为GDP世界排名第二的高度发达国家,这比中国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负利率的额作用下,日本的金融市场正在快速摒弃货币投机时代,走向“更有利于资本形成”的时代。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快速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本形成越来越困难。
与之相比,中国的货币基金在互联网帮助下,近年来其规模高速膨胀,2010年底,中国货币基金规模不过1300多亿人民币(不足200亿美元),而2014年底,则急速扩张至1.9万亿元人民币(约近3000亿美元),4年膨胀15倍。而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中国货币基金规模更已高达3.4万亿元,一年之间再增近79[%]。与此同时,股市投资资金捉襟见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百策不得其解。这是不是说明,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快速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源?是不是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本形成越来越困难?当然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那些以短期的CPI、GDP数据的变化就断定“安倍经济学”失败的看法,要么是误导,要么是误判。虽然安倍上台推行的“ 安倍经济学”一直不被人们看好,国人在各种文章里贬低“安倍经济学”失败。而按照我的理解,安倍之志正于“从中国手里夺回日本失去30年”。在当今美国霸权主义的打压下,中国选择的是硬碰硬,争锋相对,而日本,选择的是隐忍和伪装 。日本为了进入“工业4.0”时代,卧薪尝胆,对外制造经济衰退假象,准备在弯道超车,借助美国势力重回亚洲领导者地位。
回想这些年,中国经济政策出了很大的问题,比这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一直在自我安慰。夸大 中国经济的发展,贬低其他国家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枝独秀”。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讥讽日本,更没有理由去妄论安倍经济学的成功与失败,关键是要检讨我们自己的经济政策,在这个全球都要在搞“工业4.0”时代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上,千万不要犯下严重的错误。对于日本,我们要加以警惕,而不是盲目的夜郎自大,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被日本再次甩到后面。2008年之后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给了我们这么一个教训,一叶障目,最后吃亏的终究是自己,韬光养晦才是中国的美德。笔者对股票、原油、天然气、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你我有缘威信:JYLC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