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全球金融市场可谓哀鸿遍野,无论是欧美日发达国家股市,还是广大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各类股指均大幅下跌。全球原油价格在40-50美元之间上蹿下跳。那么,近期导致金融市场剧烈调整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当前的市场震荡是否会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呢?
晨发认为,造成近期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美联储加息预期与全球经济低迷态势存在明显冲突,而此冲突在近期被放大
。
有不少研究表明,如果经济复苏还没有稳固,央行过早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过早加息,也会让正在复苏的经济陷入困境。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走强及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增加,吸引国际资本回流美国,这必然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那些经济抗压能力弱,实体经济基础薄,金融投资市场又完全开放的国家。美联储加息,会使得他们的经济压力更大,这些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还有印度、印尼、越南等亚洲国家,非洲国家等。无疑,这些国家的经济会因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乏力和资本外流而面临困境。
其次,随着货币条件的收紧,造成全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显著下降,而风险规避程度显著上升。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普遍实施零利率或极低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状况,有助于经济恢复增长;但是长远来看,货币政策放松,就会带来大量的流动性和资金淤积在市场里,这些资金又不能投到实体经济里去,因为他找不到发展方向,那就只能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大量的投机和套利活动,结果会带来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波动,进一步的找不到方向。
再次,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显著增强,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程度显著上升,这就给金融震荡的彼此传染与相互加强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如果特定国际投资者在一个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投资遭遇亏损,那么这个投资者可能大举调低在所有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投资,从而使得股市下跌从特定国家传递到一批国家。再比如,如果大宗商品主要需求国经济增速下行,全球投资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需求将会减弱,从而主动做空大宗商品市场。如果此举造成大宗商品下跌,那么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宏观经济增速与金融市场将会遭遇重大压力。
最近大宗商品走势有所好转,那是新兴市场喘定和美元升势受挫后流动性驱动的,从中国的去产能到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严重超卖的大宗商品都应该受惠,补库存也是短期拉动钢架的动力。但是目前笔者没有看到终端需求有明显的改善,缺少终端需求的价格升势也难持久。大宗商品的下行周期一般有5-7年的过程,去产能的过程仍将继续,需求复苏暂无可期。
夏晨发一直主张学习分析思路,也是希望大家能改掉靠感觉操作的习惯。所以每次夏晨发在文章中所分析的策略及操作思路希望大家都能用心体会而不是只看点位等着操作,行情瞬息万变。若是点位有变我没能及时通知呢?只有自己脑袋里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在任何时候都能救自己于水火。分析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逻辑。时间是流动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要执著于任何方法是夏晨发对你的真心忠告。
对投资(原油、天然气、沥青)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分析师微信号:xcf839(长按可复制),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数次EIA及非农数据的翻仓经验绝不是吹嘘,那么今日翻仓还是套单就看你如何选择了。